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告别简单点招 进入决赛至少要过两道坎儿

金字塔模式选拔青年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陈凤莉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刘桂芳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8日   T02 版)

    9月27日,大赛决赛在欢歌笑语中落下帷幕。歌手们演唱的一组青年人的歌曲,把闭幕式推向高潮。

    从企业到“振兴杯”决赛赛场,这一路孙彦峰走得可并不容易。

    这个来自西安唐都燕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小伙子把这个过程叫做“三级选拔”,企业选出来以后,又参加了市里的初赛,然后再参加省里的决赛,这才有资格来到这里。

    “从市里到省里的选拔率为30%,从省里到‘振兴杯’决赛的选拔率仅为5%~8%。”孙彦峰说,而他则靠着5年的工作经验和平时练就的好技术成为那少数的幸运儿。

    在各地“振兴杯”初赛的过程中,已经告别了过去简单的“点名式”选拔方法,而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越来越多,青年技能人才选拔的“金字塔”模式正在形成。

    走到决赛,最少要过两道坎儿

    要想走到“振兴杯”决赛的赛场,在很多选手看来,即使不是“过五关,斩六将”,也最少要过两道坎儿。

    来自山东润华集团的白志强就是这样被选拔出来的。

    因为润华集团被纳入团山东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直接联系管理,所以,白志强便省去了市里的选拔赛这一环节。

    “我在公司工作快10年了,技术算是比较好的吧。”说起自己的工作,白志强还有点谦虚。在之前公司组织的内部选拔赛中,他和另一位同事陈安庆成为佼佼者。但是进了省赛,也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入围全国的决赛。

    “全省17个地市,都举行了选拔赛,各市再通过选拔推荐参加省赛的名额,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团山东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李圣安说。

    “以前确实有接到比赛信息,直接通知哪个单位的员工去参加的情况,但是现在更注重的是选拔。”此次“振兴杯”上海领队、团上海市委青工部杨莉萍说。

    今年,上海采用的是地区初赛或者企业集团内部选拔赛+市里的集训选拔。因为今年市里的青年技能大赛还没来得及开展,省级决赛便由集训选拔赛代替了。

    在杨莉萍看来,即使是掌握一定主动权的企业在进行内部选拔时也是严格的,并不是随意指定人选到市里去。“我们要先去企业考察了解,看他们是不是有技能人才,如果有就要他们组织比赛,选拔出来的人还要经过企业的集训,才能送到市里。”

    在重庆,选拔机制同样一丝不苟。“从企业到‘振兴杯’决赛,我们要经过初赛、选拔赛、复赛和决赛。”团重庆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张琨说,从初赛时吸引了数万名青年参与,到最后只选出9位选手参加“振兴杯”决赛,这样的过程堪比“选秀大赛”。

    据了解,在今年“振兴杯”决赛之前,全国累计已经组织省级初赛715场、市级比赛1799场,近450万名青年职工参加了各个层次的技能比拼,最终254名选手从金字塔的塔基走到了塔尖。

    广泛选拔给塔底青年更多机会

    每到市里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时,杨莉萍和同事们就要到基层去热情“忽悠”,“多让员工参加些比赛,就算不能取得名次,也能通过比赛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

    今年,为了让更多的普通青工参与进来,团上海市委在全市168个单位、9个条线中都开了动员会,会后,团市委的工作人员还给各条线单独开了“小会”,“就是希望各战线的普通青年都能积极参加。”杨莉萍说。

    如果放在以前,上海华星鸿华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彭斌可能就不会出现在“振兴杯”的赛场上了。他所在的公司不在大企业行列,不够单独开展内部选拔赛的“级别”,公司没有建团,也没机会去聆听团组织关于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重要性,像这样的小企业做的最多的就是“埋头干活儿”。

    但是今年,更多的小企业进入了团市委的视野,普通的基层青年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团江苏省委城青部部长郑海龙在采访中提到的最多的词是“门槛”。在他的印象里,以前技能比赛报名时会有学历限制、级别限制等,这些门槛把很多希望通过大赛学习成才的普通年轻人挡在了门外。

    在今年由团江苏省委、江苏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的“2012年江苏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参赛选手有各种各样的身份,有企业员工,有院校教职人员,有在校就读的高职高专学生,甚至还有普通的农民工,涵盖了70后、80后、90后各个年龄段。

    为了让“塔底”的青年有机会从各种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每个地方都在努力。

    在福建,为提高青年的参与度,团省委首先是发动团属社团会员积极参与,比如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商会、青年联合会等。这些团属社团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企业家,更联系着大量的普通青年,通过发动各级团属社团成员选派选手参加竞赛,提高竞赛青年参与度。二是借助新媒体加强宣传。通过QQ群、团务领航等新通讯媒体,加强与各级团委、直属企业、青年文明号集体、非公企业团组织等的信息沟通,广泛宣传,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并参与进来。

    在湖南,为进行“振兴杯”选手的选拔,团省委通过各行业团委对全省拥有相关工种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参赛动员。全省14个市州和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并在省内知名媒体、地方网站及微博、手机等新媒体上对技能大赛的信息进行发布,让更多人了解大赛。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共有14个市州、5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百余家非公企业的近万名青年职工选手参与了各类青年技能大赛。

    培养青年技能人才已成基层大氛围

    在团重庆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张琨的印象里,近几年来,“振兴杯”的选手选拔越来越难了,因为在之前的选拔赛中很多青年都很优秀,难以取舍。

    “主要是现在基层都比较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了,青工们得到的培训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他说。

    张琨曾经到一家小县城并不算太大的家电公司去考察,那里的技能人才培养氛围让他惊讶。

    “企业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技能比武。比如售后维修,通过员工较量维修技术,让员工们互相交流,把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都带起来了。”张琨说,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企业老板不喜欢这样的活动,总觉得是摆花架子,可是自从举办过一次之后,尝到了技能比武的甜头,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举办各种比武练兵活动,还把员工送出去学习培训,“他每年花在培训上的钱就有一两百万元”。

    郑海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考察一家电动车公司时,他发现公司把很多工作技艺都拎出来,让员工同台竞技,互相学习。“从装轮胎,到装整车”。

    “这样,员工的水平可以得到检验,也可以让一部分优秀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肯定。”他说。

    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氛围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营造。

    在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几乎每一个分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比武和练兵活动。“比如数控、维修电工、机修钳工等,这样的比赛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次。除此之外,为了营造学技能的氛围,我们还让优秀人才讲述自己的技能绝活,进行技能创新方面的展示和评比。”公司团委书记王鹏说。

    而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批批青年快速成长。“有个厂一名年轻人28岁就当上了技术带头人,有个青工通过各种技能比武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的511人才,还有一个青工成长为劳动模范……”

    在上海,很多企业都会开展自己的技能比赛,“像交运集团、电气集团、宝钢等企业。”他们更注重对青工的培养。团市委举办的高技能培训班开班,每次都会因为各企业的培训需求太强而“爆满”。

    在内蒙古,以“振兴杯”全国青年技能大赛为统领,以各级各类青年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为依托,以青年岗位能手、青工创新创效、名师带高徒、“五小”发明等为载体,很多企业都积极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

分享到:
技能工人与高精尖产品荣辱与共
沈阳: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领队心语
强化人才培养意识 服务“两个全体青年”
金字塔模式选拔青年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