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被誉为“提灯女神”的世界护士代表南丁格尔的这句誓言,于井子在20年前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就铭刻心底。
20年来,在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上海市“十佳护士”等诸多荣誉的同时,她始终恪守医者之职责——永远为患者带去抚慰和希望;20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光荣的十八大代表,她立下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天使之志”——用模范效应和志愿精神加强医者与患者的沟通、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环境。
1974年,于井子出生在新疆阿克苏,父母是上海知青,出生的地方名叫“井子”,于是她就有了这个特别的名字。1992年8月,因为父母觉得护士职业很适合女孩,十八岁的于井子从上海市纺织第二护校毕业后进入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开始了她的“白衣天使”生涯。
但“天使”并不好当。“打针用药一点也马虎不得,有时候病人痛苦难受,还会拿护士出气。忙的时候,我一路小跑进病房,病人却依然拽着铃不放,大声抱怨:‘你们还管不管我死活了?’有时候我真的挺无奈。”于井子说,一些年轻的护士,遇到这种情况会委屈得掉眼泪,“我这时候就劝慰她们,接受一份工作,就要接受它的全部,只要你是在帮助病人康复,他们最后一定会理解你的。”
于井子这样说,更是处处做模范:多年前,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直至2003年6月她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福建患者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非典肆虐时,她第一个报名要求到抗非第一线,在非典定点医院,她又要求到发热门诊工作,一干就是3个月;在义务献血处、在汶川抗震救灾前线……总能看到于井子娇小却坚毅的身影。
2003年9月,一批“小于井子”开始成长。普陀区人民医院成立了以于井子命名并任组长的“于井子护理小组”,她领着一批80后、90后护理姐妹,在实践中提炼出一套人性化护理法:“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述说耐心听……”
2011年1月,作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名人工作站(室)之一的“于井子志愿者工作室”在普陀区人民医院揭牌,于井子倡导的爱心种子如蒲公英一般播撒开来。特殊病人服务队、敬老爱老服务队、健康教育服务队和结对帮困服务队4支队伍应运而生。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