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官兵口腔健康的守护神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兵服务纪实

任晓磊 苏玉军 特约记者 唐向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09日   10 版)

    口腔疾病,对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有多大影响?资料显示: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仅因口腔疾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就占了总数的17%。

    事实上,口腔疾病早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列入军事医学重点项目。尤其在高温、高寒、高辐射、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口腔疾病发病率会显著升高,可能导致部队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作为解放军唯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口腔医学高等院校,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已为11万多名官兵进行了口腔疾病诊治,为部队培育出2100多名口腔专业人才,被官兵们称为“口腔健康的守护神”。

    “满足官兵所需、能为战场所用”的成果才是好成果

    2011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口腔医院赵铱民院长领衔申报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中国口腔医学界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先后完成23397例颜面缺损畸形的救治,先后取得了组织工程皮肤、龋病治疗新技术等11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多项口腔医学研究空白。

    但成果与奖项绝不是该院医护人员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他们眼中,一项科研成果只有“满足官兵所需、能为战场所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成果。

    该院麻醉科主任徐礼鲜教授,带领课题组瞄准战争环境下缺氧性疾病治疗问题,他们深入高原基层部队,进行高度缺氧条件下的试验,成功研发出高原医用液体治疗仪和静脉输注及口服高氧液。

    这项成果开创了人体供氧治疗新渠道,克服了战争条件下传统吸气式供氧治疗的不足,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现代战争对皮肤造成大面积创伤难以有效治疗的问题,该院组织工程中心主任金岩教授,历经10年,成功研发出适用于战创伤救治的组织工程皮肤。“人造皮肤”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正式获得临床生产批号的组织工程产品。

    对于高原官兵来说,唇炎也是困扰他们的一大疾病,该院药剂科王晓娟主任率领课题组,成功研发出集预防、治疗于一体的高原专用唇炎膏。在玉树抗震救灾中,这种药膏深受官兵欢迎,并且正式列装高原部队。

    “流动口腔医院”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这颗困扰我多年的牙齿终于被治好了,你们是我见过的最能解决问题的医疗队。”2011年9月25日,青藏兵站部纳赤台泵站二连连长罗云,恋恋不舍地送别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队张铭队长。

    对于口腔医院医疗队来说,罗云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年来热情服务过的无数边防官兵中的一位。

    据全国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口腔患病率高达74%以上,有效治疗率不足10%。而部队官兵由于驻地偏远,医疗技术条件有限,口腔疾病更难得到有效治疗。

    因此,每年派医疗队下基层为官兵开展口腔医疗宣教,成了该院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的一项“传统业务”。该院王利民政委介绍,院党委每年都要为医疗队下部队巡诊划出专门预算,并力争为更多边远一线部队开展口腔医疗、保健服务。

    2006年,为便于医疗队巡诊治疗,该院自行研制了国内首台数字化口腔诊疗车。在这台现代化的诊疗车上,配备有两台固定椅位和3套便携式牙科椅位,还有牙科X线、车载消毒、技工制作等系统,被基层官兵称作“流动的口腔医院”。

    短短几年内,这座“流动口腔医院”的足迹就遍布全国各地——医疗队先后赴陕西延安、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为180余名老红军和1100余名官兵进行口腔诊疗。他们还多次到祖国海疆一线,为上万名海岛官兵进行口腔诊疗。2008年,该院组建专科医疗队,深入汶川灾区开展颌面外科手术近百台,救治伤员646名,诊疗官兵5600余人。

    这里是我军口腔医学名符其实的“人才摇篮”

    报警声接连响起,电脑上模拟的牙齿开始冒出点点血迹。学员刘自亮拿起电牙钻,沮丧地摇摇头笑了。原来,他在实验考核中把“患者”的牙给凿穿了,这次考核自然是过不了关了。

    这是发生在该院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考核现场的一幕。在这个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相结合的现代化培训平台上,60个仿真头颅模型单元、60个技工训练单元、40个网络教学终端以及两套手术直播系统,构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口腔教学示范中心。这里具备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是我军培育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第一阵地。

    该院院党委明白:一流人才不是产生于实验室,而是来自于训练场。该院政治部主任李昌务介绍说,从新世纪初开始,医院党委逐年加大医护人员赴部队基层代职的力度,帮助基层官兵解决看病难题。

    口腔医院种植科谢超博士在驻四川乐山某部师属医院代职期间,不仅进行口腔诊疗、帮带和健康宣教,还主动献策、积极联系、亲自设计,与同事们筹建了当地第一个口腔健康保健中心。

    该院修复科医师吴江博士在新疆某部医院代职期间,克服了环境恶劣、条件简陋的困难,积极开展治疗帮扶,主动加入边防巡诊,成为第一个两次登上帕米尔高原的博士军医。

    该院正畸科王蕾博士到西藏林芝某部队医院代职,她帮助所在单位积极开展正畸知识普及、诊疗及下基层巡诊,成为进驻墨脱边防巡诊的首位女博士军医。

    如今,该院已为全军输送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口腔医学人才上万名,全军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90%以上为该院毕业学员,口腔医院成为我军口腔医学领域名符其实的“人才摇篮”。

任晓磊 苏玉军 特约记者 唐向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1月09日 10 版

“遏制”成为新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战略基石
做打开战士心扉的知心大哥
官兵口腔健康的守护神
我国也能在火车上做手术了
一个人 一条路 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