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滁州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团支部书记何玉良来说,现在又多了一项任务。只要车间里有新人入职,他就要亲笔写一封慰问信,然后组织他们展开座谈,彼此交换一段时间工作和生活上的心得与困惑。
这样的活动已成惯例,每季度开展一期,每期都有专人记录,向厂团委汇报青工思想动态的同时,形成一篇《阳光快报》,刊登在企业内刊中。“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属路线,让所有人都生活在阳光之中。”何玉良告诉记者,为此,他们给团支部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一米阳光”支部。
围绕着这一主题,支部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论坛,为刚入职的员工设计职业规划,同时开展踏青郊游、文体活动,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如今,在滁州卷烟厂,每一个团支部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名字——“活力支部”、“和谐支部”、“零距离支部”……从厂团委到各支部,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形成“一团一品”的工作局面。各支部在全面分析青年员工结构与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系列主题活动。
“团委活动大型、精炼,支部活动小型、活跃。”在厂团委书记王雅看来,团组织上下联动,通过活动覆盖全厂青年,使得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团委的带动下,各支部实现了‘自转’,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只有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同时把活动目标与促进企业生产结合起来,这样的活动才能有的放矢。”王雅说。
不久前,该厂团委面向110名青年员工,针对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企业留住人才的因素是,一要依靠企业和个人良好的发展前景,二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力度,不断营造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为了培养青年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认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厂团委自2009年起,连续4年举办“青年论坛”。该活动以“攀登者”文化宣贯为主线,以内训师宣贯、情景剧演绎、即兴演讲、团队游戏的形式,对企业文化进行解读和再升华。目前已有150多名青年走上讲台,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为服务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团委还在全厂范围开展了创建“青工之星”示范岗活动。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每一个支部都设有一个“青工之星”示范岗,并配有一套详细的创建台账,创建小组的成员统统佩戴标识胸牌,挂牌上岗。
据王雅介绍,各创建单位着重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岗位特点,组织开展课题攻关、读书活动、技能比武、经验交流等活动。厂团委根据创建台账及在创建过程中对各小组的检查结果综合评定。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在全厂正式发文授予“青工之星”示范岗荣誉称号,并形成材料申报市、省,乃至全国“青年文明号”。
“‘青工之星’示范岗的设立,激发了青年员工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厂团委委员李保强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比武成风,不仅厂团委,各个支部都在搞技能大赛。”在实战中,青年员工不仅锻炼了操作基本功,熟悉了生产原料,还加强了质量控制与生产安全意识。“黄金眼”、“金手指”……一批批岗位技能明星脱颖而出,有的走上了更加重要的生产岗位,有的进入了管理层。
“年轻人谁都不愿意服输,为了有个好成绩,只能拼命学习。”让李保强最为感动的是,为了备战车间举办的技能比赛,有的员工下班之后,直接躲在车间拐角里翻起了专业书。
据了解,滁州卷烟厂团委被授予201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下属单位曾获得国家级、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在不少团干部看来,这些成绩离不开企业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每个季度,厂里都会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而该厂团委委员、支部书记全部列席会议,并撰写学习心得,厂长、党委书记随后会在学习报告上进行详细的点评。
“团干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政策领悟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他们逐步成长为‘党政放心、青年满意’的优秀团干,他们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滁州卷烟厂党委副书记乔国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