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少年志向,青年意气,中年约定,老年求索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21日   09 版)

    历史类新闻杂志《看历史》上周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首个开放性的公共历史节”。活动以“历史嘉年华”命名,有讲座,有展览,有辩论,有公开课,甚至有民谣和舞蹈。但最能揭示历史与人心之间那种强韧关联的,或许是最后一天里四个动人的场景。

    一个高中女生,参加过这本杂志举办的中学生写史大赛,这天在“国家记忆主题论坛”这一环节里发言。面对在座许多知名学者,她说:“请大家相信,年轻人是很聪明的,我们知道自己答卷子时是在答些什么,而自己真正希望学到什么、获得哪些真相。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这本杂志的编辑李远江,以前当过中学历史老师,目前负责杂志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计划”。他讲:昨天的公开课、今天的高中生发言,很触动人,“但请注意,这只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情况。在更多的地方,即便是发达省份的二线城市,历史作为副科的现状是什么——体育老师身体不好了,就去改教历史”。他走访过全国很多中学,一次,在一场精彩的讲座后,校长过来感谢他,但接着就抱怨:你讲得好,让我们一个优秀生决定报考历史专业,“人家本来是可以报金融的”!

    《看历史》联合一家投资公司启动了这项培训计划,希望在5年内培训近万名历史教师。更让李远江有所期待的,是这些教师所能覆盖的学生群体,将数以百万计。

    实际上,青少年是这场历史嘉年华最看重的受众。其灵感或许来自美国的“国家历史日”。国内已有论文专题研究美国的这一活动——1974年始创于克里夫兰大学的“国家历史日”,如今已成为全美最有影响的中学生历史研究竞赛,每年有70多万名中学生踊跃参与。该活动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推动了国民历史教育,有利于“美国公民”的培养,而且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对美国历史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压轴环节“国家记忆致敬典礼”上,颁发了多个历史类奖项。其中“年度特别致敬”颁给了去年年底英年早逝的历史学家高华。代表高华领奖的学者熊景明,在台上哽咽着引用了刚刚以《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获得“年度历史图书”的学者金雁,在高华追悼会上的话:“我觉得我跟高华之间有一个生死契约,他没有做完的那一份工作,我们剩下的人要以更大的投入去做。”在熊景明看来,这个契约、这份工作就是“如实地还原和记录历史”。

    83岁的作家张泽石对历史真相有切身之感。他年轻时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被美军俘虏,回国后因此历经磨难。发言中,他把因为耳疾本就很大的声量又重重地加强了:“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幽暗的段落,需要探照灯。如果我能重新生活一次,再让我选,我不会选清华物理系,我会选择——历史!”

    以上就是发生在2012年11月18日、一个还算暖和的冬日里的四个场景。十余岁的少年、30多岁的青年、知天命的中年、已入耄耋之年的长者,因为历史的感召,思考和表达了他们的内心。少年学生的志向,值得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那般文字予以嘉许。青年媒体人的意气风发,有助于发掘历史教育对于公民培养的更大潜能。中年学者与逝世同行的生死约定,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智识和操守上的;探究他者“心路”的过程,何尝不是纾解自我困境的途径?老人对重新选择的向往,与其理解为后悔,不如视作穷尽余生阐扬真相的某种宣告——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国族,求索之路漫漫修远。

    因为这样的思考与表达,历史那种冷静的质感,获得了某种温度;历史那种铁一样的光泽,泛出一些动人的波纹。公共历史节所推重的“可感的历史”,原本如此。

少年志向,青年意气,中年约定,老年求索
天上掉下个光棍节
给我说说“外面的世界”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