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1版:创未来 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挑”望

锻造大学生创业的中国模式

堵力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28日   T01 版)

    两位参赛选手等待抽签结果。

    本报记者 赵青摄

    一群被创业冲动激荡的年轻人齐聚上海同济大学,“共挑战,创未来”是他们相聚的目标。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这几天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在锻造大学生创业的中国模式,也在探索自己人生的无限可能。虽然,仅仅是起步,但他们的新锐锋芒血气方刚让整个上海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创业计划是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浪潮的产物,它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念、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这项活动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举行后,已成为一种成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商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在当今中国,90后因为年龄关系还没有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于90后“没有责任感”、“不成熟”、“自私难合作”等言论也时时传来。他们有没有能力在大学时代或者刚刚毕业就直接创业还有很多怀疑的声音。

    面对这一切,是在网上与前辈们进行口诛笔伐的论战,还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做事,用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与其隔岸观火,不如参战其中!自古英雄出少年。就像很多大学生喜欢的那首歌唱的那样,“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地活”。

    这场持续了8届的大学生创业实战演习,有大学肥沃的科技土壤、有负责任的指导老师,还有业内高端人士的点评辅导,因此成就了不少人。第一届挑战杯的参赛者易得方舟团队的童之磊和马云,通过大赛的磨炼,日后创办了“中文在线”和“妈妈说”。

    所以,这群有理想有前途有干劲的大学生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拼尽全力,废寝忘食。计划书、沙盘、答辩……他们过关斩将,跻身决赛,他们在竞争中培养友谊积累经验,一个个团队在进步、一个个同学在成长。

    全国包括内地与港澳的162所高校的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这场高水准高科技高智商的角逐。有比赛就会有输赢。胜,是对同学能力的肯定、团队合作的奖赏;败,体现了市场真正的残酷性,也在考验着同学下海必须具备的勇于放下,重新崛起的抗风险心态。

    经过14年风雨,挑战杯在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评价,挑战杯大赛“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高校学子和创业青年心目中享有无可替代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不仅给了参赛同学一次难得的经历,帮他们培养个人成就的素质,更是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科技人才、创意创业人才、经纪人等稀缺人才的需要,要为中国积累下创新的沃土。本次大赛决赛,正是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不久举办,贯彻了“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的十八大精神。

    正如本次大赛开幕式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说的,挑战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青年人才,要面向未来,“挑战杯”竞赛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中要更加强调文化创意(Cultural creative)、高科技元素(High-tech elements)和新商业模式(New business model)等要素,着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的“CHN(中国)模式”,开创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的美好未来。

    青年的优势就是没有坛坛罐罐,敢为天下先,大学生创业的中国模式正在这里起锚。全社会要一起努力,把这些有理想的大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分享到:
创业大赛项目如何实现真正创业
将大学生创业CHN模式进行到底
创业的成功源自创新的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是历史使命也是发展需要
锻造大学生创业的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