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76.5%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很多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

父母最容易过度干涉子女的三大方面:谈恋爱结婚、找工作、选择学校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1日   07 版)

    漫画:朱慧卿

    26岁的小王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到大,父母在兴趣、工作、生活方式上对他管束颇多。 “父母总是藐视我作出的任何成绩和决定。认为只有听他们的,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不久前,他把在外地的女友接到了身边,父母的严厉管束和种种否定,让他感到在女友面前大失颜面,最终他和父母爆发了一场激烈争吵,至今关系也没缓和过来。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难以计数的辛劳。但也有不少人感觉,一些父母习惯支配孩子的一切,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没有自由。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雅虎和民意中国网,对332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90.2%的人感觉父母这种做法会给子女带来很大压力。受访者中,70后占29.7%,80后占41.1%,90后占6.5%。

    父母最容易在哪些方面干涉子女

    调查中,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多,其中32.4%的人认为“非常多”。

    “父母的有些干涉是不合理的,但子女若违抗,就落个‘不孝’的罪名。”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珂,曾在求职问题上与父母产生分歧。“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吵架,父母整天说白养了我20多年,我都要崩溃了。”李珂说,为了平息这场“战争”,她最终还是放弃了向往已久的工作,顺从父母的意愿去考公务员。

    父母最容易在哪些方面干涉子女?调查中,排在首位的“谈恋爱结婚”(78.2%),其次是“找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60.2%)。其他依次是:选择学校(59.3%)、选择专业(54.1%)、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42.5%)、培养下一代(37.7%)等。

    赵女士是一个14岁孩子的母亲。和很多家长一样,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生活,“平日里给她洗衣做饭,陪她写作业、上辅导班,见她心情不好马上找她谈心。女儿却总抱怨我干涉她个人自由。”赵女士很困惑:关心子女成长和学习是家长的责任,怎么就成了干涉?

    “在‘父母是否过度干涉子女’的问题上,子女和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吴国宏说,“父母在孩子不需要的方面给予了过多的爱护或设定了过多的规则,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设定与其发展不相符合的规则,就会成为子女的压力,孩子就会感觉父母‘过度干涉’了自己的生活。”

    是什么导致父母过度干涉子女

    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的原因是什么?调查中,59.3%的人认为是由于“望子成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57.7%的人认为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55.4%的人指出一些父母自身成就感缺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吴国宏认为,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生活有四方面原因:第一,父母成长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有局限性,导致他们从自己阅历和期望出发教养子女,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和兴趣;第二,父母从经济和物质上给予子女支持,容易认为自己有权支配子女的一切;第三,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的全部注意力和希望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第四,社会转型时期,外界压力的增大加剧了父母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导致父母对孩子进行强制性保护。

    “父母过于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忽略了孩子的潜能。”教育学者陈建翔指出,抱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容易按照自己认可的节奏和方式,强行给孩子灌“知识”、上规矩,不尊重其成长的自然规律,导致孩子不会独立思考和行动。“当这样的孩子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父母就更不能‘放心’,进而持续‘包办’他们的人生。”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而不是代替孩子去经营他们的人生”

    “父母把孩子当做心头肉,付出那么多,最终却招来他们的厌烦。”赵女士说,看着女儿跟自己距离越来越远,她感觉又失落又委屈。

    调查中,71.9%的人认为父母过度干涉子女,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64.6%的人认为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怯懦、没有主见的性格;64.2%的人认为会导致孩子承受压力过大,影响其身心健康;53.8%的人认为可能导致孩子走上不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怎样才能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调查中,76.6%的人建议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只做必要的指导和建议;63.4%的人建议父母放弃自己的控制欲,注意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相处方式;59.4%的人认为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多跟父母沟通。

    “教育的前提是孩子生命潜能的发挥。”陈建翔认为,首先,父母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做一个观察者,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了解孩子,同子女一起成长;然后,父母要停止“包办”的做法,做一个协助者,把探索的权利归还给孩子,在他们需要时给予鼓励和理解。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而不是代替孩子去经营他们的人生。”吴国宏认为,家长应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与孩子沟通,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社交能力。“这会让孩子更乐意与父母交流,拉近双方关系,同时也能提高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觉性。”

    他提醒,子女也应该试着去理解父母。“父母不是天生的教育家,孩子和家长都需要给对方成长的时间。”

分享到:
84.1%受访者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62.5%受访者感觉当前中国式陪读较普遍
76.5%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很多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
泰国拍电视门槛低
普通人也能当大明星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中青院班)
2013年招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