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学习成才·每周一星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普通一兵

梁申虎 李胜强 丁雅涵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4日   10 版)

    虽只是普通一兵,却革新维修工具器材42项,编写教材4部,奖状、奖牌、荣誉证书摞起来有1米多高,大大小小的证章50多个,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赵宗刚这个兵的“含金量”真高。

    在济南军区装甲维修领域的“江湖”里,某装甲团一级军士长赵宗刚算得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    

    他的徒弟、中士杨士军评说师傅:“现在,很少有他修不好的发动机。”

    这话是不是说大了?

    笔者在该团采访,发现果然“江湖上到处都是老赵的传说”。

    团政委谢天平说:因为长期跟发动机打交道,赵宗刚的一只耳朵听力急剧下降。平时跟人说话,人家声音小一点他都听不见,看电视必须把音量调到“震耳欲聋”的程度。可走在熙来攘往的机动车流中,赵宗刚却能对转瞬即逝、细小轻微的发动机杂音“明察秋毫”。

    修理连连长朱安明说:2007年,某装甲旅一台故障发动机先被送到郑州一个大型修配厂去修,修了3天,花了5万块钱却无功而返。又从南阳请来4个维修高手大卸8块,仍没找到“病因”。把赵宗刚请去,仅仅5分钟,他从两侧进气管的4个气门里抽出一把擦车布和密封纸,分文不花解决“顽疾”。

    “这还不算传奇。”杨士军说,2009年,接装某型步战车,他师傅靠一个医用听诊器听出3辆已装上平板的步战车有故障,逼着厂家返厂维修。还提出23条意见建议,让已定型的某型步战车返厂改装。

    生产厂家的高工不能容忍一个士兵对他们指手画脚,于是“请”赵宗刚到他们的训练基地“帮忙”。他们把所有的装甲车辆全部点火开车,让赵宗刚用耳朵检测哪台车的发动机有故障。

    赵宗刚在充满挑衅的装甲轰鸣中漫步一圈,6辆故障装甲车一辆不漏地被挑了出来。而且,在他修理后,所有“久治不愈”的故障车全部“起死回生”。厂家工程师们这才毕恭毕敬地敬烟摆酒,对这个一手油污的基层老兵刮目相看。

    就这样,赵宗刚“铁甲神医”的美名不胫而走,军区首长也忍不住想见识一下。

    2011年,军区组织装甲装备大比武,几位将军亲自在一台某型坦克发动机上设计故障,点名要赵宗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这台发动机的3处故障”。

    赵宗刚摸、闻、听、看、问,不到20秒就查出两处故障,可第3处故障怎么也检测不出来了。大家都在想,这次赵宗刚可要“失手”了。

    军区首长也微笑着让他不要急,慢慢检测。可赵宗刚却果断报告:不用检测了,发动机只有两处故障。

    你保证?

    我保证!

    这时候,将军们从看台上走下来,拍着赵宗刚的肩膀说:“真有你的赵宗刚,我们确实只设了两处故障。”

    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享誉全军的兵专家,精通坦克、装甲车、自行高炮、自行突击炮等15种装备维修,积累下5000多个发动机零部件的故障经验,编写的《坦克故障排除与修理心得》等4部教材被部队印发学习。当兵26年,赵宗刚凭实力赢得了部队上下的赞誉和尊重。可没想到,却被徒弟给“教训”了一回。

    那年部队搞高原适应性训练,赵宗刚呕心沥血研制出了气缸压力测试器,创下了发动机在高原无一例“开锅”的纪录。

    一时间,许多单位派人登门讨教,赵宗刚来者不拒。后来,他干脆做了个课件,编出经验册子,开设讲座,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技术细节全教给了别人。

    部队返营,退伍的徒弟姚晓明回团来看他,小酌之余说起此事,姚晓明气得筷子一放:“师傅,领导一下任务,你那声‘明白’是嘎嘣脆,喊了20来年‘明白’,怎么一点没活明白啊?!”

    原来,姚晓明在南方开了家汽车修配厂,熟悉市场行情,如果赵宗刚那项发明不外传,留着自己申请专利,足以让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要是申请专利,别说衣食无忧,赵宗刚早就发家致富了:多功能支架、联合液压千斤顶……18件维修器材,42项革新技术成果,这些他都无偿奉献给部队了。

    “什么专利不专利,不都是为了战斗力。”赵宗刚说,“要成天想着靠专利卖钱,我这个兵还当不当了。”

    “不当也没啥!”姚晓明嘿嘿一笑:如果晋升无望,老班长年底就得走,我那厂里生意特别好,你去了工资至少翻几十番。

    可是,部队还想让赵宗刚留下,特批晋升高一级士官。赵宗刚一口就答应了。

    “人家那么好的待遇,你咋犯傻呢?”有人好心提醒赵宗刚。他大手一摆说:“我知道有钱是好事,可我这技术都是部队给的,部队需要我,给我军装穿,让我有活干,这还不够好吗!”

    这些年,一些基地、院校和知名企业先后15次向赵宗刚抛出橄榄枝,年薪动辄几十万元,甚至许以车房、家属就业等丰厚条件,都被他一一回绝。

    赵宗刚说,他在意的不是这些,他在意的是他这套手艺哪天真就成为“传说”了。

    所以,他恨不得多带一些徒弟,恨不得徒弟们都学会自己的绝活。这些年,赵宗刚培养出了集团军有名的维修“四大金刚”,培养出了军区维修技术第一名,为作战部队、基地厂家、其他军区培养了300多名技术骨干。

    “你就不怕徒弟们超过你?”

    “被人喊了几十年班长,如果他们超过我,我很乐意叫他们一声班长。”

    2009年,因为保障国庆阅兵,赵宗刚错过了结婚20周年纪念日。想想当初骑着自行车就把妻子娶回了家,内疚的他决定给妻子买个戒指,妻子却以“攒钱买房”为由拒绝了。

    于是,赵宗刚又一次画起图纸,拿起锉刀,钻进修理间。一阵磨打后,把一枚“心心相印”的弹壳戒指送到了妻子面前。

    妻子喜滋滋地戴上说:这不是黄金,但胜过黄金。

分享到:
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
优秀带兵人不等于“老好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普通一兵
总后驻京某部士官选改实施“阳光作业”
“联合作战实验场”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