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寄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明年的经济形势怎么样?物价会不会反弹?房价会不会上涨?子女教育会不会改善?年底和朋友聚会时,李雪松常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些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问题都在我的研究领域里。”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执行负责人、《中国经济蓝皮书》副主编李雪松总会尽力去解答这些问题。
在专业上,李雪松不断进行前沿探索。他认为,无论是方法创新还是观点创新,都必须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科、硕士都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李雪松,考博士时认认真真地复习了一年多,准备从理工科转向颇感兴趣的经济学领域。面对“隔行如隔山”的差异,李雪松的导师许庆斌鼓励他说,从理工科转到经济研究的人不在少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是从物理学转向经济学的。后来,李雪松果断地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考取了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
博士毕业时,李雪松对自己博士论文所涉及的数量经济方法意犹未尽,便申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李雪松准备赴美访学,恰逢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James J.Heckman在社科院举办讲座,李雪松被Heckman的学术观点所吸引。
Heckman教授由于在“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方面作出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发展了对选择性抽样数据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这一方法在中国几乎没有用到过。”在美访学期间,李雪松以这种全新的方法对“中国教育回报”进行了研究。
李雪松在6个省市1万多个家庭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Heckman的理论,首次对中国教育的异质性回报进行了估计。此前,这样的选择偏差并没有被国内研究者考虑在内。凭借这一创新,李雪松获得了200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在美访学期间,李雪松每周都会抽出三四天时间“蹭”博士生课程。他发现当时国内经济学博士课程的设置从水平、深度到系统性,都与美国差距很大。回国不久,李雪松就开设了高级经济计量学课程,涉及很多前沿研究方法,他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该课程的第一人。
“年轻时要先做学术研究,把学术做扎实,然后再做政策研究。如果学术根基不牢靠,政策研究做不深,会陷入就事论事中,这样是走不远的。”李雪松把自己在芝加哥大学学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他督促学生作深入的学术研究,帮助学生尽早找准研究方向、把握研究意义、寻找研究方法,时常鼓励他们开拓新领域、新趋势、新方法,稳中求进。
作为“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的执行负责人以及主要执笔人,李雪松在对中国经济预测、经济结构分析和经济政策效应评价方面不断追求创新。这源自于一位经济学者立足国情的科研精神,开拓创新的学术追求。“我们需要敏锐观察国内外经济走势,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资料,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恰当的政策建议”。李雪松说。
本报记者 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