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事看点

女子导弹兵是怎样炼成的

张铁汉文并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28日   10 版)

    精确操作,一丝不苟。

    一招一式追求精准。 

    第二炮兵某部新成立的女子导弹分队,是继全军第一支女子导弹分队之后,第二炮兵又一支女子导弹作战新锐。

    导弹武器,从部队使用操作上分,主要有测试与发射两大主战岗位。分队里的女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7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目前她们都已经具备测试、发射两大岗位的全部操作能力。

    在今年的演习中,这支女子导弹分队出色测试了一发实弹,并精准发射了两发导弹。12月初,我来到训练场观摩她们实装操作,训练虽没有浓浓硝烟下导弹攻防演训的精彩画面,但一招一式平淡枯燥的操作却告诉我们,女子导弹兵就是这样炼成的。

    早到一点儿多练一会儿

    “号手就位!”“展开设备!”“连接电缆!”

    12月7日清晨,距离第二炮兵某部发射操作大厅还有100多米,我就听到了女子导弹分队姑娘们洪亮的操作口令声。

    走进宽敞的大厅里,数十辆威武的发射战车排成一个方阵。一台车配备一套发射单元,女子导弹分队的列兵董琰、李永青、汤汩等号手,正对着操作规程,在自己的战车前紧张忙碌着。

    还没到开训时间,但女号手们匆匆吃过早饭就小跑着赶到装备库房,将配属她们的发射车早早开进操作大厅。下士李盼说:“‘笨鸟先飞’,大家都想早到一点儿,多练一会儿。”

    女子导弹分队成立后,第二炮兵某部通过“师徒帮带强训、目标牵引促训”等措施,只用半年时间就让女兵们通过了导弹号手上岗资格认证,并且测试和发射了实弹。但女号手们明白,会测试、发射导弹,并不意味着就能走上战场打仗,她们深知自身的差距。

    今年3月初分队组建时,很多被选中的号手都是文科专业出身,《电子线路》、《导弹控制原理》等专业理论对她们来说,都是“拦路虎”。第一次考试,一多半人没及格,许多女兵流下了着急的泪水。

    部队对她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与男号手同标准考核排序、同环境摔打考验、同课目演练对抗。女号手们擦干眼泪,围在一起出主意。她们想出了“暴力模式”学习法,先把知识点抄在本子上,然后强行背记。

    白天时间不够,熄灯后,她们就到俱乐部加班学习到晚上11点,要领导挨个赶,她们才肯回去休息。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有的女号手说,习惯加班后,突然有一天正常作息,反倒睡不着了。

    号手李永青说:“明年3月,又一批新兵将会加入女子导弹分队,我们就要当师傅了,时间很紧啊。”

    她说,进入12月后,部队就开始进行老兵复退、士官选改后的接茬补差训练,由于退伍、提干等原因人员稍有变化的女子导弹分队的训练重点是补短,通过互换号位,进行基础强化训练。

    李永青原本是通信号手,现在换为发控号手,原发控号手董琰改练调平号手,她们这套单元中每个人都进行了换岗操作,“每个号手既是徒弟又是师傅。” 

    上午10点,两套女子发射单元进行减员操作训练。减员操作是战时因出现伤亡而预备号手又无法及时补位时,不得已进行的应急措施。训练已经进行了几天,今天是检验换岗训练成效的时候了。

    “号手就位!”一声口令过后,女号手们模拟了“1号和3号两名号手负伤退出操作”的特情,几名剩余号手迅即跑向战位展开作业。只见,上等兵叶肖敏同时兼顾油机号位操作和调平号位操作,忙得跑上跑下,却没有一丝慌乱。

    一遍操作过后,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讨论操作中存在的过失与不足。5分钟后,第二轮减员操作训练又开始了。

    训练不停口令不止

    下午,我来到测试大厅,自动化测试号手胡燕华介绍,战时的导弹测试,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般,各班组先准备零部件,然后集中、组装、检测。女子测试号手又分动力、转运、拆装、吊装等数个子专业。这几天,她们和发射单元一样,都在组织内部换岗操作、互教互学。

    但与发射大厅内不同,测试大厅内被分成多个专业区域,每个区域都围聚着几名女测试号手,她们身着特殊的训练服,看上去就像从事载人航天工作的工程师一般,都聚精会神地在岗位上忙碌着。

    我来到装填专业训练区域,6名女号手站在导弹托架旁,在班长焦亚汝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导弹装载。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焦亚汝每下达一个动作口令,涉及到的号手要先复述口令,然后再做动作,完成后再向焦班长报告。

    一轮下来,平均一个号手的口令在50句左右。整个下午,焦亚汝共组织了6轮训练,每个号手都要喊300多句口令。训练一结束,口干舌燥的姑娘们拿着水壶就是一顿猛灌。

    一个下午,我的耳朵里一直回响着各个专业响亮的口令声。晚上男兵们来到训练大厅同时展开训练后,整个大厅内更为嘈杂。数十套发射单元的口令声、发射车起动后的巨大轰鸣声、吊装操作的哨声,交织在一起,女兵们下达口令不得不扯着嗓子用尽全力大声喊。

    晚上训练结束,走出训练大厅,我感觉脑袋还在嗡嗡作响。一位女兵告诉我,一天训练下来,她们中好多人都头痛,“但睡一觉就好啦!”她笑着说。

    反复训练熟能生巧

    12月10日早晨,我准时又来到测试大厅,经过周末的休整,女号手们看起来个个精神抖擞。

    训练开始后,拆装组指挥赵云便带着周舟、麻盼、朱彦文三名号手,把手伸进狭小的弹体空间内,一遍遍地练习导弹电缆插头拆装。

    拆装组最难的操作就是拆装电缆,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准确、迅速,需要成千上万遍不停地练。和同龄很多女孩子不一样,几名女兵的手显得很粗糙,都有一层老茧,很多还有伤口。号手麻盼告诉我,长时间与金属摩擦手起老茧很常见,有时操作稍不注意,手就被细铜丝电缆勒出血来。导弹操作不仅需要技巧与经验,还得有力量。操作间隙,她们还要拿着哑铃练臂力,练得胳膊上全是肌肉。

    爱美对这些女号手来说,成了一种奢侈。下午训练大厅内数十辆发射车都起动了,战车排出的尾气使大厅里的空气变得污浊不堪,没多久,我就想跑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可是,我看到4号手汤汩浑然不觉地蹲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盯着遥控器。她所在的操作位置,离发射车排气筒很近,汽车尾部排出来的黑灰很容易落到脸上。后来,汤汩告诉我,每次训练结束,她都得用洗面奶洗两遍脸,才能把落在脸上的黑灰洗干净。

    12月11日,驻地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站在四面敞开的发射操作大厅里,感觉阴冷无比,风好像吹到了骨头里,我不停地走来走去与寒冷作斗争,而在发射车上忙碌的女号手们却热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一上午四个小时,除了练,还是练。我把所有的岗位都看了个遍,好奇过后便觉枯燥无聊,但女号手们日复一日就是如此。

    号手夏笑笑对我说,导弹操作对号手们的要求就是“熟能生巧”,训练就是这样一遍遍不停重复,直到把每一个操作动作练成条件反射般熟练,训练成绩自然就“水涨船高”。

    当晚,我来到发射单元观摩她们的训练,女号手们把一个秒表交给我,让我帮着记录时间,评估发射班的操作能力。

    很明显,这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不错,号手间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一遍操作下来,她们优化了多处号手间的配合动作,让实装训练变得高效快捷,秒表显示,她们比之前的成绩快了近2分钟。看着秒表上的时间,女号手们开心地笑了。

分享到:
女子导弹兵是怎样炼成的
二次参军依旧来边防
中国海军通过护航行动全方位锻炼部队
传递正能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