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特稿

2012:声光电上演意外,影视人还在囧途

本报记者 张黎姣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08日   09 版)

    2012年,你一定被这三个词“轰炸”过:“舌尖”、“好声音”、“泰囧”。

    累计票房超过11.5亿元(截至1月7日记者发稿前),观影人次超3500万,年末横空出世的《泰囧》成为华语电影票房之最。尽管有人批其“三俗”,但如今多数观众的关注点已不在探讨它究竟有多高的艺术水准,而是它能否超越《阿凡达》在中国内地创下的13.9亿元的票房纪录。

    尽管最终靠一部商业喜剧扳回一局,但中国电影在进口分账大片的挤压下,困境仍在。文艺片在这一年倒是出镜频频,屡有惊喜。《桃姐》、《万箭穿心》……这些影片没法用票房与商业电影抗衡,却以优良的口碑屡获电影奖项,成为影迷圈中的传说。

    在电视荧屏上,一档《中国好声音》让其他选秀节目黯然,造星之势势不可挡,但选秀节目热潮常有,一部纪录片引发全民关注却不常见。在电视剧一味扎堆表现婆媳矛盾、嫔妃宫斗,反复讲“80后”的恋爱结婚,不断回锅经典的同时,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却让大家的视觉和味蕾都有了兴奋的理由,守着电视机,怎一个“馋”字了得。

    2012年的大银幕、小荧屏有着不同的风景,我们总能找到刺激人眼球和心绪的关键词。关掉花样翻新、不断制造噱头的屏幕,我们试图猜想,2013年,又将有什么惊喜在等着我们?

    纪录片,赢得观众还差钱

    看腻了两代人的家长里短、后宫嫔妃争宠、结婚与离婚那点事,挑剔的观众竟在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找到真正与生活对接的乐趣。

    平均收视率0.48%,最高收视率0.75%,收视份额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这部被戏称为“深夜报复社会最佳利器”的纪录片,把年轻人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并引起“舌尖效应”。该片发行至27个国家和地区,单片首轮海外销售达到35万美元,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

    在影院银幕上,也有一趟“列车”为纪录片赢得了赞誉。2012年年初,一部关于春运的纪录片《归途列车》在国内影院展映,一些影院的上座率甚至超过80%,这是国产纪录片少有的礼遇。一时间,“归途列车”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词条,该片获奖无数,包括第33届新闻及纪录片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

    对于纪录片,2012似乎是惊喜之年。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收视热潮,《归途列车》让2.5亿农民工“登上”艾美奖的舞台外,纪录片《我的抗战》开创了网络首播,纪录片、微纪录片开始在新媒体上走红。此外,纪录片评选、颁奖、研讨活动也十分频繁。

    一组数据也可看出纪录片的强势回归:据统计,2012年,纪录片生产总量达到3000小时,相关频道首播国产纪录片总时长达到1万小时。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的海外销售总额中,纪录片的比重更是达到17%,创历史最佳,较2011年同比上升40.6%。国产纪录片可能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纪录片就曾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播出的纪录片《故宫》,平均收视率曾达到0.6%。但是,近年来观众对纪录片的热情有些降温,质量上乘的国产纪录片并不多见。

    2010年末,国家出台《关于加快国产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国家专门拨款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扶持国产纪录片发展;各大电视台也在设立不同的专业纪录类频道。据悉,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第一年的观众规模为4亿人次,2012年增长了45%。

    国产纪录片在2012年的发展,打破了大家对它“没人看、不挣钱、没有竞争力”的刻板印象,但还不能断言纪录片已迎来春天。

    目前,纪录片的播放渠道仍有限,纪录片的专业电视频道较少,能成为影院“座上宾”的纪录片更是罕见,即使有,也难以成为观众的第一选择。新媒体是个出口,但仍需发展。

    其次,纪录片的受众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收入人群,长期处在“小众需要,大众缺席”的状态,如何能被更多观众接受,依然值得探讨。

    另外,商业回报是纪录片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少有人愿意投资纪录片,以至于因缺钱拍不出高品质纪录片,而观众拒绝粗制滥造,形成恶性循环。有人认为“向钱看”会让纪录片失去“独立性”,但也有反驳的声音说“谈挣钱并不罪恶”。

    摆在国产纪录片面前的问题还很多,但至少,我们看到了观众对它的认可。纪录片想让小众满足,让大众回归,2012年的“试验田”还是有所收获的。

    近日,观众期待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2》被曝出一个预告片,后经核实并非新一季的宣传片。但就是这不足一分钟的视频,仍唤起网友的热情。并且因为第一季的火爆,目前《舌尖2》还未开播就已提前预售,单集价格超过4万美元。

    既然在2012年已有了成功范例,那么,在2013年,纪录片的春天可能并不遥远。

    艺术电影,大奖之下票房难求

    问:什么是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什么区别?

    答:大家都骂但还是去看的是商业电影,大家都夸但没人去看的是艺术电影。

    在口碑和票房之间,艺术电影总面临着顾此失彼的困境。在普通青年涌进影院观看大片获得视听之娱和饭后谈资的同时,文艺青年看文艺片却更多是一种个人或者小群体的私人活动。不过,2012年的艺术电影,在拿奖拿到手软的固有姿态之外,也偶有惊喜地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可。

    2012年的艺术电影佳作由港台带头推出。1月初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和大陆都刮起了一阵祭奠青春的风潮。该片最终在大陆票房超过7000万元,创下台湾电影在大陆的最高纪录。而之后引发的大范围关注和讨论也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年,我们一起……”成为时髦句式。据悉,内地许多制片公司已经开始筹拍跟风之作,但鉴于之前青春电影在国产电影中几近绝迹,这些模仿秀能否有所突破,只能拭目以待2013年的暑期档。

    2012年3月,许鞍华的一部《桃姐》成为香港艺术电影的代表之作,获得奖项之多让人一口气念完都略感困难。电影继承了许鞍华的一贯风格,有着接近纪录片的平实和细腻。有影评说,许鞍华保持着关注社会现实的气节,顶着“票房毒药”的帽子坚持做自己的电影——“买不起房子的导演才是好导演”。但投资约合1200万元人民币的《桃姐》最终票房约合人民币近亿元,让人惊讶地发现:原来观众也愿意在电影院里坐两个小时,看普通人的生老病死。

    《桃姐》的镜头对准了香港的老人院,而《飞越老人院》则迈出了内地艺术电影在2012年的第一步。这部参演演员加起来年龄超过3000岁的电影,关注“空巢家庭”。电影中老人院门口墙上的红色大字“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的细节,的确戳中无数观众泪点。可惜好口碑之下,该片全国票房仅为350万元,离2000万元的成本收回还差得很远。

    值得一提的是,与《桃姐》同档期的还有台湾导演魏德圣十年磨一剑的《赛德克·巴莱》,这部投资约合1.7亿元人民币、被誉为“史诗大片”的电影在大陆仅收获1500万元票房,也由此引发了关于电影宣传的讨论。在业内“四分电影,六分宣发”的默认规则下,艺术电影被认为在宣传营销环节上不及商业电影给力,从而缺失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能量。

    除了《赛德克·巴莱》、《飞越老人院》,遭遇同样困境的还有王小帅的《我11》。该片充满了跳跃的逻辑和隐晦的细节,但有几个观众能去耐心解读?这部电影几乎未见大规模宣传,媒体在报道其票房时用了“惨不忍睹”这样情绪浓烈的词语。而由娄烨执导、唯一一部入围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电影《浮城谜事》,在内地上映时,也被宣传方认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而遭遇因票房不佳上映3天就下线的窘境。

    如果说艺术电影输在宣传上,那么《神探亨特张》的叫好不叫座,则反映了艺术电影的更多困境。这部打着“微博红人主演”噱头的电影,由宁财神、孔二狗、作业本等30位微博名人主演,仅电影海报上出现的10位微博名人,其粉丝总数就超过400万,每人发条微博,宣传受众就大了去了。观众戏称:“观看此片的一大乐趣就是寻找里边你认识的人物,当然前提是你要擅长玩微博。”

    该片获得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既然宣传没出问题,于是讨论就又回归到了艺术电影的老问题上——观众是否具有艺术片的品鉴能力、电影院线是否能够承担艺术片的排片,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2012年里依然找不到答案。

    2012年上映的最后一部国产文艺片《万箭穿心》,讲述的是这个城市中每天都有可能与你擦肩而过的中年妇女的生活。但对拿着爆米花进影院的青年男女来说,这样的生活似乎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电影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收获的是“优秀评价,惨淡票房”。

    很多人质疑,同为文艺片、同为讲述中老年妇女的琐碎生活,为什么《桃姐》能够口碑和票房双赢,而《万箭穿心》却只能收获其一?是因为港台艺术电影的明星效应、宣传力度?还是因为大陆电影观众素养、观影氛围?这些暂时无解的问题沉寂后,就又有评论跳出来说“不该只关注票房”。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最近公布一系列新政,意在扶持国产电影,但其中“唯票房论”的奖励标准却让文艺片高兴不起来。比如,对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的电影,奖励100万;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5亿以上则重奖1000万。如此逻辑,本就票房堪忧的艺术电影未来之路将更加艰险。 

    诚然,艺术电影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票房,但艺术电影能否不仅仅被小部分人私藏、而更有助于提高整个观影群体的素养,票房的确能反映问题一二。不过,在2012年,能有多部艺术电影得到公开、大范围地讨论,已经是一种进步;而其中若干双赢佳作,也反映了“玄之又玄”不该是艺术电影的追求,普通人能看懂的人文和现实关怀,才是持久的魅力所在。

    商业电影,惊喜与阵痛并存

    2012年年末,当观众以为华语电影要以《画皮2》的7.02亿元为最高票房收官之时,《泰囧》竟打破这一局面,成为去年表现平平的华语电影的年末彩蛋。

    尽管这部创造了多项华语电影记录的商业喜剧片足以让中国电影人亢奋,但这一年,华语电影的日子并不好过。

    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美国进口分账大片将从20部增加到34部,分账比例从13%涨至25%。面对“好莱虎”的强势入侵,不少中国电影人认为2012年他们只能“过冬”,甚至表示,这样的冲击可能不亚于1994年进口分账大片首次登陆中国内地。

    回顾这34部电影,自2012年首部引进的分账大片《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的上映到最后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口碑与票房双赢,它们对华语电影确有影响。从年末的票房统计数字来看,在收入最高的前10部电影中,华语电影仅占三席,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和《画皮2》。而用3D技术重新包装过的“大船”驶入中国仍满载而归,《泰坦尼克号3D》最终票房为9.7亿元,汤姆·克鲁斯的第4次“间谍任务”仍能让中国观众贡献6.79亿元。可见,进口分账片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并没有遭遇“2012”。

    2012年全国累计电影票房16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总收入88亿元,不到50%,多年来国产影片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局面被动摇。

    其实,这一年,我们本该有更多惊喜。冯小刚、陈凯歌、宁浩、王全安等一众知名导演的归来,强大的演员阵容,号称写残多个编剧的剧本,经典名作的“打底”,愈加华丽的视觉特效,不少华语商业电影都有强大的制作班底,但最终只有少数能收回成本。

    观众真对我们自己的电影不买账吗?2011年,一部《失恋33天》让无数年轻人追捧,其中的经典桥段至今仍在流传;2012年年末的《泰囧》引发的观影热潮,尽管有些人“看不惯”,但其高票房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么,中国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有影评人认为,中国观众不喜欢“有营养的电影”,只喜欢看“人和机器人打”或“人和外星人打”的电影,但立马有人驳斥:中国观众其实不傻,他们只是太累。

    累了的观众,不想捧着爆米花在电影院中找寻现实的“痛症”,疲于为历史故事找漏洞,当然也不希望电影毫无营养。虽众口难调,但票房与口碑双赢的电影总有相似之处:让观众能准确找到契合点进入电影,无关特定题材、表现手法或某种“主义”。

    有业内人士称,2012年,好莱坞大片对华语电影的冲击很大,有些被看好的影片成绩并不好。这样的“颓势”被认为是华语电影的“阵痛”,并非坏事,反而可以让电影人更了解观众,并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

    电影之门大开,华语电影与国外引进分账大片相争,日子的确不好过,但一味保护和自吹毫无意义。既然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导演就别担心与商业靠拢,做好定位、摆正心态。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还是应该少之又少,毕竟,国产电影不能靠保护成长。

    据悉,在2013年,《007:大破天幕危机》又要来耍酷,范·迪塞尔将继续《速度与激情6》,《卑鄙的我2》仍旧卖萌……这些“洋对手”不容小觑。而华语电影阵营中,冯小刚、陈凯歌、姜文等大导演都准备再发力,大概2013年的华语电影不用“囧途”来救驾了。只是,面对进口分账影片的咄咄逼人,面对观众挑剔的眼神,娇弱的华语电影一旦失去“保护”,又当如何处理自己的“阵痛”?

本报记者 张黎姣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08日 09 版

2012:声光电上演意外,影视人还在囧途
“数字迷信”里的浪漫与现实
影像留住中国瞬间
年度人物,就在身边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