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1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黄灯亮起前 请给司机一点提示

本报记者 马连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0日   T07 版)

    今年元旦期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网友对“闯黄灯扣6分”的各种吐槽。1月1日起,号称史上最严厉的交通法规开始实施。其中一条规定,黄灯亮起时,车身任何一部分越过停止线的可以继续前行,未越过停止线的需要停止通行,否则将招来扣6分的严厉处罚。这引起了网友的众多质疑。

    “感觉现在开车变成一种冒险的事了,每过一个红绿灯都要紧张一下,生怕绿灯突然变成黄灯。”“现在看见绿灯不是大胆前行,反而是小心翼翼减速慢行,走了一路都快神经衰弱了。”“车头接近停止线时突然亮起黄灯,根本刹不住。一吨多重的轿车惯性多大呀,哪能说停就停呢?”

    不管论坛里还是微博上,诸如此类的帖子层出不穷。更有数据显示,元旦期间,由于司机害怕闯黄灯紧急刹车引起的追尾事故迅速增加。“我今天中招了,前车在黄灯亮起时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撞上了。”一位车主在微博上说。

    直到1月6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事件才算得到平息。但围绕闯黄灯扣6分展开的讨论仍在继续。

    闯黄灯扣6分的严厉处罚源自驾驶员“抢黄灯”的陋习。公安部交管局相关人士介绍,驾驶员看到黄灯本来应该减速,但许多司机为了抢过马路拼命“抢黄灯”,增加了事故发生几率。“大量的交通事故都是抢黄灯引起的,抢黄灯也缩短了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的时间,侵害了他们的通行权。这是公安部严厉处罚抢黄灯行为的初衷。”

    此前,对于网友的质疑,公安部交管局表示,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只要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谨慎驾驶,“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但网友却不这么认为。“司机面对绿灯时,可能加速通过,导致车速过快引发交通事故;也可能因为黄灯突然亮起而紧急刹车,导致后车追尾。同时,有的司机面对绿灯时却考虑刹车减速以避免黄灯,从而降低了通行效率。这都无一例外增加了交通拥堵。”

    资料显示,三色红绿灯的设计最早出现于1922年的美国,原来只有红绿两种,后来一位中国人设计加入黄灯。黄灯一般亮2~4秒,其主要作用是清空路口车辆,警示来车减速。由于预留了缓冲时间,黄灯设计大大降低了路口中间发生事故的几率。

    实施闯黄灯扣6分措施后,黄灯清空路口的作用依然存在,但警示来车减速的作用却有所降低。因为司机不知道绿灯何时变为黄灯,无法确保在黄灯亮起时停在停止线前,从而增加了追尾几率。汽车交通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如果闯黄灯也扣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黄灯当成了红灯。

    因此,“在黄灯亮起前,请给司机一点提示”成为多数网友共同的心声。“闯黄灯扣分我没意见,但绿灯变黄前,起码给司机一点提示,这才是人性化的交通。”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很多交通信号设施不完善,导致车主难以及时预判黄灯。如果安装倒计时红绿灯或者绿灯换黄灯前闪烁几下,提醒司机减速,就会避免精神紧张和后车追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助理秘书长朱一平也表示,红绿灯系统更换倒数读秒系统,才可实行闯黄灯6分的规定。

    目前,国内有的城市采用了倒计时红绿灯,有的依然用传统红绿灯。绿灯变黄灯前的闪烁模式也不多见。能否在全国统一更换倒计时红绿灯?

    推广倒计时红绿灯存在诸多难点。首先,倒计时红绿灯的读秒时间是固定的,主要用在交通流量少,通过率比较稳定的路口。智能红绿灯不能读秒,但可以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调整红灯和绿灯的长短,更多用在交通流量较大、通过率不太稳定的路口。因此,北京绝大多数路口采用了智能红绿灯。北京交管局相关人士认为,用倒计时红绿灯取代智能红绿灯在技术上是一种倒退。

    其次,改造倒计时红绿灯成本较高,对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来说难堪重负;其次,大规模地改造红绿灯设施也会增加交通拥堵。同时,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读秒又能自动调节时间长短的交通灯设施。

    鉴于此,公安部交管局表示,是否设置或者改建倒计时信号灯,各地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动车数量、交通流量等情况决定。

    这暗示出,在实施闯黄灯扣6分之前,我们并未做好准备。一位读者表示,目前全国各地的交通灯设施、红绿灯设计并没有为严格执法提供合理标准。深圳、济南等地表示暂不执行闯黄灯处罚规定,这显示出“一刀切”政令遭遇地方障碍的尴尬。此外,“大树遮挡红绿灯、红灯过长绿灯过短”等抱怨,也显示出当前的红绿灯设施并未准备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道路硬件设施、各地气候条件等存在很大不同,各地执行新交规的环境也差别很大。不顾现实差异,‘一刀切’式地统一推行最严交规,显得不够严谨和科学。”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说。

    诚然,严厉处罚闯黄灯是不少国家的惯例,对降低交通事故有重大意义。但是,史上最严交通法规首先应该是最严谨的法规。在执行最严法规之前,相关部门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要不要留出一段过渡时间,对各地的交通灯集中检查并改善?该不该先进行城市试点,然后根据情况逐步推广?如果准备工作尚未做好就大范围推广,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

    当然,公安部知错就改,已经表示将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违反交通信号灯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形和处罚规定,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希望细则出台后能更贴近实际需求。

本报记者 马连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10日 T07 版

环保警钟:微型轿车市场全面沦陷
黄灯亮起前 请给司机一点提示
斩获美国多项汽车荣誉
汉兰达打造“无界限”产品力
让混动变得富有驾趣
解析INSIGHT的非凡身手
安全达人解读CR-V
全新第七代凯美瑞获百项大奖
逸致“大空间多用途”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