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浩的名字一直与火箭联系在一起。
2002年,朱浩从河北保定的农村中学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刚入学时,学校组织大家学习我国可靠性工程专业的奠基人——北航杨为民教授的先进事迹,当时这位已故老人“人生奋进无终点”的科研精神深深震撼了朱浩的内心。
大学本科期间,朱浩一直刻苦学习,2005年秋季保送宇航学院硕士研究生后,课余时间一下子充裕了很多,朱浩觉得是时候该正式接触一下科研了,于是他和同学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导师蔡国飙。蔡老师十分支持他们,学院也决定将酝酿已久的“学生探空火箭项目”交由他们自主研制。
身为本科生能参与研制探空火箭,这样难得的机会让朱浩兴奋不已。他主动承担下组长的工作,开始一个一个联系本学院其他大四保送生,最终组建成了一支14人的科研团队。“因为探空火箭的技术难度不是特别高,有一个发动机,有一个控制系统,再加上一个总体的外形,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该就可以成功。”朱浩说,当时的他一腔热情,充满了自信。
但火箭之所以被称为最精密复杂的飞行器,设计制造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快,进入实操阶段的朱浩及其队友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从哪儿开始入手,做什么样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怎么加进去?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朱浩说。
一切从零开始,朱浩和队友们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奔赴内蒙古航天六院作调研,定期开办研讨会,请教专家教授。“那时候的日子就是开会、否定、修改、再开会、再否定、再修改……”朱浩说,困难与问题层出不穷,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放弃。
他们给这枚火箭命名为“北航1号”。经历了漫长的研制、第一次点火试验失败、在会议室打地铺的日子之后,“北航1号”应运而生。“2006年11月1日,中国首枚完全由本科学生独立设计完成的探空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北航1号”迅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朱浩瞬间成为校内“名人”,各种称号、证书纷至沓来。“其实这些奖励应该是整个团队的,但往往都是我代表团队领奖,每次想到这些我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在采访中,朱浩始终很谦虚,他屡次强调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
“研制‘北航1号’的这一年是我学生生涯的里程碑,我觉得自己从一个普通的本科生转变成一名真正的科研人员。”
一旦踏上了科研路,朱浩就再也没有停下来。2006年,已经承担大量科研任务的他又先后以核心成员的身份加入到“北航2号”和“北航3号”的研究中,一直到2012年4月“北航3号”圆满发射成功。
“这些年,每一次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画面都历历在目。”2008年暑假,朱浩顶着“北航2号”飞行试验惨痛失败的压力,领着师弟们在呼市郊区的村庄里开展试验室的建设;2009年“十一”长假,朱浩孤身一人留在呼市郊区的加工厂驻地,保证加工不会再次拖延;2011年春节前,正是课题组某型号方案评审的关键阶段,朱浩连续多次通宵出差……
“从老专家老教授,到加工厂的工人,到负责装配的师傅,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科研人员坚忍不拔的品质。”朱浩说,正是这种科研人员的人格魅力一直吸引着他。“蔡老师常说‘做航天一定要特别能战斗’,以前我不懂战斗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懂了。”朱浩顿了一下,紧接着说:“就是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凭借毅力坚持着,哪怕几天几夜不睡觉、加班加点做实验也要坚持攻关!”
为了自己热爱的学习和科研,朱浩常觉得自己亏欠了家人很多。虽然学校离家仅有半天车程,但他却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疼爱自己的爷爷去世前,他也未能来得及返家;哥哥姐姐的婚礼,他基本都没有时间参加;即使自己的婚礼,朱浩也是在婚礼前一天才赶回老家,而新婚第二天早上8点就已经赶回学校参加评审会了。父亲告诉他:“做好科研,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是对亏欠的家人最好的补偿。”
除了科研人员,朱浩还有另一个身份,本科生辅导员。忙于科研之余,辅导学生成长是他生活的另一个重心。他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研究。”
2012年11月7日,朱浩完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博士研究生答辩工作,目前他正进一步攻读本校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