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国第一个职业拳王熊朝忠衣锦还乡。在表彰大会上,熊朝忠的家乡云南省马关县给予其7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针对网友的质疑,当地官员回应称,这75万元的奖励来自财政,初衷是希望用“拳王精神”激励干部群众。(《成都商报》1月16日)
一个偏僻小县出了个“拳王”,全县上下乐呵那么一阵子,可以理解,不过,当地政府重奖“拳王”75万元则很离谱。且不说在没征得纳税人的同意、未经人大授权的情况下,县政府擅自拿出75万元财政资金奖励“拳王”,涉嫌权力滥用,就以奖励初衷来说,也显得滑稽可笑。
地方用自强不息来概括“拳王精神”,并以其从一个贫农子弟成长为“拳王”的经历来佐证。如此概括尚算靠谱,但了无新意。试问,哪个成功人士、哪个世界冠军不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熊朝忠当然值得钦佩,但能否起到激励干部群众的作用则难说。
且不说“拳王”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激励的手段也还是老套套。马关县准备为他拍一部传记片和出一本自传,不知这样的“激励”手段,能否起到好效果。
况且,人们的精神早已被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奥运精神“激励”过无数遍了,已经产生了抗体,再不会轻易被“激励”了。不管是“雷锋精神”还是“奥运精神”,时常已在走过场中变成了虚无的口号。但不少地方政府就爱这么干,大凡当地出了个先进人物或者一个航天英雄、奥运冠军,都会如获至宝地号召辖区人民向其学习,然后在“激励”的名义下进行重奖。好像这样一来,当地的党风、政风、民风就会焕然一新,人们的道德素质就会一夜间提升许多,社会秩序和风气便会随之好转。我发现,凡是公民道德下滑之时,越是指望英雄人物和世界冠军等来救场,希冀他们的出现能匡正社会风气,挽狂澜于既倒。这就像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爱显摆,越爱折腾,越爱制造英雄神话一样。
这是典型的道德幻想癖。经历过不计其数的运动洗礼和先进人物、英雄事迹“激励”的国人,会轻易被“激励”和调动么?如果连官员自己都不会被“激励”,却一厢情愿地指望百姓被“激励”,这不是痴人说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