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校长与行长争论社会责任建设

要大政府还是小政府

本报记者 潘圆 陶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8日   05 版)

    在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中,政府该如何定位?在不久前召开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这个话题引发了在场学者们的争论。有意思的这场辩论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既是学者又是官员,他们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

    “在我国,社会责任最主要的承担者是政府。”吴志攀强调,“中国这么大、变化这么快,假如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后果很难想象。”他认为,过去中国的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府干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政府必须承担更大的、最大的社会责任。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要做建立社会福利体系这样的事儿,更重要的是法治,政府的责任就是依法行政,做一个法制化的政府。”

    吴志攀坦言,“我坐在北大的校长办公楼里,经常接到的电话,却是骗子电话。中国比较缺乏横向的信任,两个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很难建立起英美社会那样的信任。但是,我们国家确实有很好的纵向信任,就是大家相信中央、相信政府、相信国企。家庭成员相信父母,晚辈相信长辈;在单位里,群众要相信领导,领导也要相信群众。这种纵向信任,不管我们承认和不承认,都存在于我们社会。“要讲社会责任,首先就是政府要保持诚信,要严格地遵照市场的规律和法律法规来办事,要使广大纳税人能够相信政府,相信国有机构。中国政府官员被称之为父母官,政府好象是老百姓的大家长,家长说话就不能说假话,不能说话不算数,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基本的政治伦理,也是几千年来的社会传统。如果破坏了这种纵向信任,人心肯定要涣散,尤其在信息社会,政府的一言一行,都能证明它有没有责任感,是不是负责任。只要政府把社会责任承担起来了,政府真正守法、信法、护法,我们的企业就会有更好的市场环境,人心就会稳定,也就会团结,人民都会跟着政府一起奋斗。”

    然而吴志攀的老朋友、央行副行长易纲明确表示不赞同这种观点。在光华新年论坛上,易纲放弃了既定的有关国际收支平衡的演讲主题,而是着力阐述其对责任与价值观念的看法。他认为,“政府应该是一个有限的政府,应当是一个边界清晰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4项,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中国的政府更应该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如说我们的环境问题到现在这个程度,空气污染到现在这个程度,交通拥堵到现在这个程度,这是政府应该管的事儿。如果说大政府,中国传统上确实有大政府。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政府是计划经济30年的政府,那个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政府,它把人民的吃喝拉撒睡全都管起来了,从上学到就业,到生老病死都是政府管的。但是,怎么样呢?中国人民经受了计划经济和‘文化大革命’的苦难。所以,一定要强调政府的边界和有限政府,政府依法执政的理念。从老百姓、人民、公民的角度讲,你考不上好学校,首先怪你自己,你找不着好工作,首先怪你自己,你投资失败,首先怪你自己。不能说上学也怪政府,就业也找政府,投资失败了也去找政府。首先应该问,你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而不是社会为你做了什么?” 

    易纲强调,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责任有着不同内涵。作为央行分管国际事务的副行长,他发现许多国际上的专业组织非常希望中国人牵头做一些事,也多次发出邀请。而资本充足率、会计准则、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也都是由一些技术小组制定规则,之后各国逐步形成共识,共同遵守的。 “那么中国人能不能牵头这样的小组呢?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中国人现在很难派出人来牵头。现在体制内是官本位的,参加这些小组要有很强的国际主义精神。要白天黑夜地用E-mail跟人家联系。我们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我们这样的人很少。”

    而在素以直言闻名的房地产商任志强看来,目前对社会责任还缺乏明确的定义。很多人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不能因为分工不同而独立,所以必须承担除自己本身之外的其他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企业,除了干企业的活儿之外,还得干企业之外的活儿,本来该政府干的,政府不干,就变成社会责任。真正的社会责任是要明确你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之中,为此付出努力的一种责任。”

    “为什么我们的国人买东西都想到国外买?吃东西不知道吃什么好?找保姆非常不放心?”这些问题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看来,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和诚信。现在我们全面谈论价值观问题,核心是两个,一个是责任,一个是诚信。每个人对社会,对他人都有责任。“责任的核心在诚信。我们这个民族一直讲言必行、行必果,但是现在很多事情说得很好,做得很差。包括我们的一些政府、机构及企业。”

本报记者 潘圆 陶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18日 05 版

风景名胜区门票钱为何越收越高
“保护非遗”不能成为敛财招牌
新疆去年新增耕地74万亩
要大政府还是小政府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