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申请的科研助困项目审核通过,没等2000元的项目资助金汇到银行卡,罗莹庆便和项目合作伙伴兼舍友王英星凑钱请宿舍的好哥们儿“小搓了一顿”。读大学两年多来,河北经贸大学的这两位贫困生参加宿舍聚餐都是“AA制”。请舍友吃饭,他俩还是第一次。
此次科研助困项目审核通过后,罗莹庆甚至将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让”给了更需要的同学。
其实,除去科研所需各项开销,分摊到罗莹庆身上的实际科研助困金还不到1000元,但这使他有了种“踏实的感觉”:“没有觉得比别人低一等”,甚至还有种搞科研的“神圣感”。
罗莹庆的这种“踏实”和“神圣感”源自河北经贸大学自2012年3月启动的科研助困基金项目。
该项目规定,全校15个学院的贫困生可根据所学专业自愿申报课题,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出50个可行性强的项目进行资助,课题一年,最终由专家评估是否结项。根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不同评定等级,资助金额从1000元至5000元不等,资助总额共计20万元。如结项课题成果在国家级重点期刊(核心期刊)发表或调查结果被有关部门应用产生效益,学校还将继续给予一定的奖励。目前,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助困50个项目共吸纳227名贫困生加入,已有两个项目提前结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趋于完善。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高校贫困生心理、价值趋向等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相比于物质资助,“精神资助”同样不可或缺。
“助困和帮扶并举,资助和育人并重。”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振远认为,避免贫困生成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困生”,就必须在对高校贫困生物质资助时,重视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的资助。
2012年暑假,在河北经贸大学对两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大家访”活动中,针对975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该校教师还进行了实地走访。
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靳国良清晰地记得,在一位山区的特困生家中,屋里的家当只有摆在炕上的一床被子和几棵白菜,糊满墙的奖状和日历牌后面竟然有一张“借钱借粮记录”。“还了的就打个勾。”靳国良说。
在感慨“也许比这穷的还有”的同时,这位教育工作者也坚信:有了自强自立,这些孩子一定能立足社会。
“家庭贫困的孩子一般在课堂上特别蔫”,却是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处资助科科长韩玉强的直观感受。为此,他还曾找班上一名成绩不错的贫困生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虽然各种道理都明白,但总觉得申领国家助学金的自己比其他同学低一等。
在外语学院2011级朝鲜语1班学生王文会看来,科研助困“公平”,“可以因为作了贡献得到资助”。她坦言自己实在不喜欢“申请贫困补助时,不断诉说自己的个人遭遇”。
“越是家庭困难的孩子自尊心越强。”长期从事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韩玉强说,相较一时的物质资助,如何让贫困生真正摆脱自卑,拥有自立自强的本领,以实现可持续助困,是资助工作需要解决的更加棘手的问题。
罗莹庆还记得,大学第一年拿到国家助学金时,他只通过电话告诉远在贵阳小山村的父母“不用汇钱了”,偶儿有同学问起助学金有没有到账,他总会不自觉地“糊弄过去”。在他看来,因为自己没有任何付出,所以这钱拿得并不心安理得。但是,2012年暑假,他在石家庄市一保险公司实习,“十几个人里只选了两个”。他认为,这得益于自己做科研时不断提高的专业能力。
而今,提起自己从事的科研助困项目,罗莹庆一脸自豪。目前,这名信息学院大三学生的申报项目“贫困生管理系统”提前结项,正接受测试;得益于科研项目操作中提高的实践技能,作为学校自强社“社报”的副社长,罗莹庆又着手建立自强社网站,甚至他还受邀为学弟学妹讲授建站知识,“当了一回老师”。
阎世峰 周聪聪 本报记者 樊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