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7.8%的“成绩单”发布,此前围绕2013年经济走势的争议正在逐渐形成共识。
对于中国这个一直以来都以“保8”为经济增长“红线”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红线”之底被破后,大多数经济分析人士反而“长出了一口气”——比拼速度的时代也许还没有完全过去,但中国经济一直在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2012年也许是“大船转舵”的年份。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说,7%~8%的增速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速度”。毕竟,即便经历了金融危机,在过去10年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平均10.7%的“超高速”运动。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实现了9.9%的高速增长。
大概因为7.8%的增幅比年初预测的7.5%看上去要好些,多数经济分析人士对13年来首次“破8”并不感到惊奇。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2012年GDP增长7.8%好于预期,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他还强调,中国经济今后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因此“2013年GDP不应该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增长目标定在7%~7.5%比较合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更看重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的回升态势。2012年中国经济GDP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连平认为,未来经济增长企稳态势已经非常清晰,“四季度的回升势头在2013年将会延续。”
变与不变
马建堂在发布会上强调,一定要看到经济增速回落所包含的“客观规律”,那就是中国经济肌体中内在的“变”与“不变”。他认为,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深层动力,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工业化,这些因素基本没有变。因此,长期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
同时,高速行驶的中国经济快车也的确到了要调整速度、进行定期保养的时刻。这就是“变”的因素。
比如,劳动力供求格局在变。2012年中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马建堂认为,因为中国劳动人口的总量很大,2012年是9.37亿,因此“人口红利”暂不会消失,但至少在2030年以前,劳动人口逐步减少是个大趋势。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开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口的教育水平和技能,适当改善就业方式等灵活措施,来应对劳动人口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的供给环境在变,再像过去那样靠消耗资源去发展经济,国家的资源禀赋条件已经没法支撑。还有,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对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
马建堂坦言,这些“变”,决定了中国经济不能也不应该再保持那样高速的增长,而需要一种比较持续、平稳、健康的增长态势。
事实上,放在全球视野中,中国经济7.8%的增速已经算是“好学生”了。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4年之后,世界经济依旧脆弱,高收入国家增长乏力。同时,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10年来最低。据各方预测数据,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家的经济增速都在3%~5%之间,印度2012年将创下10年来新低,大约在6%以下。
世行行长金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虽然保持了韧性,但不能坐等高收入国家回归增长。他建议,必须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卫生、教育投资,从而为未来能够实现的更强劲的增长搭建舞台。
结构转型的“利好”迹象
应该说,2012年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延续以及美国“财政悬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给复苏过程中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不能可能独立于全球经济大环境。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之前,商务部已经发布数据,2012年进出口增幅仅为6.2%,远远低于2012年年初定下的外贸增速10%的目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虽然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正在进一步显现,但外需、成本、贸易环境等“三座大山”今年依然还在,外需不足和贸易环境不佳的问题很难根本解决,所以总体上2013年的外贸形势仍然严峻。
金融危机后,外贸的压力一直是笼罩在中国经济头上的阴云。不过,经过这几年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已经有所减弱。从2012年数据看,最终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中贡献率分别为51.8%、50.4%和-2.2%。马建堂强调,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投资高出1.4个百分点,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利好”迹象。
对于2013年,不同的分析机构看法也有所差异。汇丰、德银、瑞银等在内的多家中外资机构,多数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9%之间,其中市场预期以8.5%左右居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也发布报告称,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一直称“唱多派”。他最近表示,中国产业升级的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还很多,这些都需要投资。有投资就会有投资拉动的增长。另外,中国人均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比较快,这些基础因素再加上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基数比较低,相信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比2012年快。
申银万国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L型”底部。2013年中国的经济走势,与美国“财政悬崖”结果紧密相关,最乐观的结果是GDP增长8.5%,最差则为7%。
该机构称,中国经济从去年第四季度“企稳”迹象已经很明显。一是投资企稳回升,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提高;二是出口企稳回升,对欧盟的出口降幅收窄;三是消费企稳回升,除了地产相关消费类别外,必需品消费也在企稳。2013年这种企稳趋势将会延续。
经济如何触底反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认为,2013年经济运行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经济增长回升动力主要源于基础设施投资会加快和企业去库存过程减慢,区别于依靠企业持续投资的内生性拉动,这种回升往往是温和的和短暂的,预计经济增长8%左右,通货膨胀基本温和,失业率基本稳定。
他表示,消费对于中国经济起了稳定的作用。消费既受本期收入的影响,也受到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当经济形势变化和收入变动时,家庭往往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的基本稳定。2012年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超过GDP,为2013年的消费奠定了基础。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对2013年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近期从消费、投资、进出口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前景进行了预测。
他认为,在消费方面,《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最高与最低收入差距仍然是10倍,说明社会分配状况没有变;出口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局面总体上没有好转,美国重启QE(量化宽松)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竞争力问题,只能是一碗“续命汤”,并且会引起新的、更大的危机,这使得中国出口环境不会改善;投资需求在消费和出口需求都没有出现实质性反弹的情况下,长期看也会向下走,未来的产能过剩会更严重。
无独有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虽然认为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但还是强调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可能难以有大的改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这将制约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性。他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发达经济体所强调的回归制造业,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都将使中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而参与全球产业外包的制造业模式面临根本性的挑战。
他强调,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将迫使中国不得不进行结构转型,真正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到集约型的增长、依靠国际贸易转向切实开发、依赖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的增长模式当中来。
内因决定外因。任何有关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都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摒弃既有的发展路径,自觉自主完成“结构调整”的这个大课题。
在上周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上,马建堂首次公布了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走过了一条“抛物线”——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此后逐年上升,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2009年阿根廷的基尼系数是0.46、巴西0.55、俄罗斯0.40,墨西哥2008年的基尼系数是0.48,印度2005年的基尼系数是0.33,中国的收入分配差别“不算低”。马建堂认为,这说明了中国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
在这位从基层地方政府调任国家统计部门的“学者型官员”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必须基于处理好市场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因此,要“一手抓科学发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手狠抓收入分配,把我们的蛋糕分得更好”。
他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不只是我们居民人均收入和GDP翻了一番,而且我们的分配要分得更好,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力争要增加得更多一些。”
分配制度改革应该只是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关键环节之一,“企稳回暖”能否持续需要在很多层面加大调整力度。按照中金公司的说法,2013年的中国经济将是“政策定乾坤”。
该机构称,对中国经济而言,十八大后,在一系列重要领域的改革值得期待:包括降低行业垄断、增加竞争,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方面包括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减税,利率市场化等。
王建称,经济下行趋势会在2013年下半年结束,前提是之前会有明确的改革措施落实。“如果没有城镇化具体举措和调整分配关系的根本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触底反弹时刻就不可能真正到来。”
本报北京1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