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76.1%受访者认为“口碑”可信度
降低会让网购失去重要参照

46.9%的人认为当前网购诚信环境一般,71.2%的人期待有关部门加强立法监管严惩涉嫌商业欺诈者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9日   07 版)

    差评为何神秘失踪 删差评成流水线式作业 漫画:刘道伟

    在网购领域,口碑评价一直是消费者购物的重要依据,如今这个信用体系却频遭破坏。前不久,杭州市公安局联合淘宝网对外宣布,破获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恶意差评,是指买家、同行竞争者等评价人用给予中、差评的方式,向网店谋取财物或其他不当利益。在“恶意差评师”扰乱口碑评价真实性的同时,一些商家为伪造“好评”也是花样百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12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网购商品口碑评价的可信程度,仅33.2%的受访者认为较高,46.0%的受访者认为一般,18.0%的受访者直言“比较低”或“非常低”。

    受访者中,48.9%的人经常网购,34.2%的人有时网购,12.9%的人表示很少网购。

    64.6%的人认为当前网购评价体系存在漏洞

    2011年年底,张海在淘宝旗下天猫商城开了一家网店。开店没多久,一个身份不明的人打来电话,称张海在商品描述中添加了“尾货”这一字样,违反了淘宝相关规定,要求他打钱到指定账户,否则将进行投诉。张海拒绝了对方的要求。来电者马上威胁,要找十几个人一起进行恶意购买,给予差评。

    张海告诉记者,新手卖家对淘宝各项规定不够熟悉,同时相对老卖家更看重自己的口碑和信誉,是恶意差评师和恶意投诉师的主要“狩猎目标”。“现在这些人常常团伙作案,危害更大。不少卖家都是投资几百万元开店的,难免会有破财免灾的想法,导致不法分子轻易得逞。”张海说,由于自己对勒索者态度强硬,对方最终没有发起攻击,他幸运地逃过一劫。

    调查中,40.7%的人表示存在个别买家恶意差评,企图敲诈,导致网购口碑评价失实。

    “有些淘宝店主会打电话让买家修改差评,并主动开出优厚条件。”长沙的杨先生曾经收到与商品描述不符的衣服,要求退货,但商家要求他自己负担退货的快递费用。杨先生心中不满,收了货物而给商家打了差评。第二天商家打来电话要他改差评,并表示会退10元钱。见杨先生不同意,商家又说退20元。“最后我心动了,改差评为好评。”

    调查中,77.3%的人表示存在卖家为求提升形象和级别,伪造好评。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指出,一些卖家会组团互相拍货并给对方好评,或者专门请人进行虚拟交易来刷信誉。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张海说,网购中,人们摸不到实际商品,只能看图片和评价、评级等。“刚入行的个体商家没有交易量和好评,在搜索中排名也靠后。所以他们就会让亲戚朋友或专门刷信誉的集团帮忙,制造一定量的好评和交易记录。”

    调查中,64.6%的人认为当前网购评价体系存在漏洞,让人有空可钻;50.8%的人认为网购评价体系单一,导致不法分子集中在此做文章。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与传统购物相比,网购中口碑评价更加重要,也更容易受到买卖双方的操纵。“一个差评会为卖家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卖家就会请求买家修改评价,买家自然就会想从中获取好处。这很可能导致消费者从正当维权发展到过度维权,甚至滋生恶意差评等敲诈勒索现象。”

    受访者依然把商品口碑评价当做网购首要参考指标

    调查中,76.1%的受访者认为“口碑”的可信度降低,会让消费者失去重要的参照标准;69.5%的人表示会导致网购领域信用危机,影响网购市场健康发展。

    张海告诉记者,口碑评价对商家级别、成交量等指标有重要影响。“商家的好评越多,交易量就越大,级别就越高。高级别的老店,更能博得消费者信任,获得更大交易量,进入良性循环,而新商家各方面处于弱势,举步维艰。”

    2011年11月,淘宝中小卖家为了争取交易机会,向淘宝网总部递交了诉求书,其中一条是“要求废除淘宝信誉评价系统”,这遭到了很多网购消费者的反对。

    调查显示,受访者依然把商品口碑评价当做网购首要参考指标,38.5%的人选择此项。受访者关注的其他指标依次是:商家级别(26.7%)、成交量(17.2%)、服务质量(7.6%)、商品图片(7.5%)等。

    “虽然口碑评价不一定真实,但相对图片等其他参照物还是更可靠。”山东潍坊市民于女士认为,商家伪造好评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取消评价体系对消费者更不利。“网购评价体系出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平台网站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调查中,52.2%的人认为目前网购网站管理不严;48.1%的人表示有关部门对网购缺乏监管;40.7%的人表示电子商务领域立法滞后;39.1%的人直言开网店的准入门槛过低,审核不严。

    “在电子商务监管方面,现有法规缺乏针对性。”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延来认为,一些网店伪造好评的行为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可以算作不正当竞争。但目前尚缺少相关的司法实践,即使受损商家以此为依据打官司,也需要看法官怎样理解和运用法条,难保一定胜诉。

    73.3%的人建议网购网站加强对商家的准入审核

    “网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现在网购环境需要改善。”于女士期待,有一个安全诚信的网购环境,让消费者安心购物。

    调查中,46.9%的人认为当前网络购物诚信环境总体情况一般,35.3%的人认为较诚信,16.2%的人认为不太诚信。

    怎样完善网购市场信用体系?73.3%的人建议网购网站加强对商家的准入审核,并注重日常运营监管;71.2%的人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严惩涉嫌商业欺诈者;56.2%的人认为媒体应该对网购欺诈行为及时曝光;54.1%的人认为普通消费者要自觉恪守诚信评价底线。

    曹磊认为,商品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一方面,商品评价对象应该扩展,要把平台、快递商、厂家等纳入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不应仅限于商品质量和店家服务,还要包括包装、快递速度、网页设计、营销活动等。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商品和经营者,给出更全面的评价。当出现问题时,也能尽快明晰责任,进行公平处理。

    “完善相关立法,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引导网购市场健康发展。”张延来告诉记者,商务部和工商局已经分别在草拟《网络零售管理条例》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督管理条例》,专家组提交草案中涉及到了网购信誉评价。网购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具有匿名性、数额小等特点,其中的纠纷不能只靠查处、起诉等方式来解决。“保障网购诚信,还需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媒体等,实现对电子商务多层次的立体监管。”

分享到:
75.2%公众坦言会风转变效果关键看持久性
76.1%受访者认为“口碑”可信度
降低会让网购失去重要参照
民盟北京市委建议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网络交往环境
美国政府为建立网络过滤系统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