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世说心旅

苗家这碗酒(续)

晋永权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01日   12 版)

    而今,当你前往黔东南,一个苗族人口约占96%的民族县时,会有何期待呢?除去那些特色十足的节日、诱人的苗家饭菜,日常生活中,传统建筑还有身着苗式服装的人们应当随处可见,古风犹存吧?

    但台江之行,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县城四处都是建设工地,街道看起来与内地无异,很少遇见身穿苗族服饰的居民,甚至可以说几乎看不到,倘若不是饭馆门口的苗家菜汉字招牌与偶尔可见画在门楣上的吉祥符号,或者那些售卖苗族特色工艺品的商店,还在提醒来人这里与“天下苗族第一县”有关,一个初来乍到者,已很难看到传统苗族社会的外在形象了。

    乡村如何呢?甚至在那些远离县城的偏远村寨,传统特色的民居得以保护,新建的民居也按照要求依然保留传统风格,并得到政府补助。但,生活在其间的居民,除了偶尔可见个别老年妇女头上还有些饰物,年轻人与孩子们身上已几乎找不到任何识别物了。最热闹的是寨子里的小商店门前,那些手里有些零花钱的孩子,攥着花花绿绿的食品,追逐打闹。年轻的父母在外打工,无暇照顾他们,像很多内陆贫困地区一样,钱,也只有钱,成了维系父母与那些常年不在身边的年幼子女感情关系的纽带。

    革一镇中学操场上,学生们在排队。一眼望去,无论男生女生,没有一人身着民族服装。这在台江所有的中小学已为寻常景象。女孩子们通常还有一套民族服装,但只到节假日才穿,在学校已没有人穿了。她们穿的都是父母从打工地寄回来的时髦衣物。至于男生,虽学校明令禁止,但依然有人悄悄地理起了“怪发型”,并且染上了浅浅的黄色、紫色等。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里身着民族服装的情形还很普遍。与一位毕业于黔东南州府所在地、凯里师专的年轻教师谈起这些问题,他由衷地感叹:“他们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出自几乎全为苗族学生学校的老师之口,并且他本人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苗族人,这种判断颇有些不同寻常,因为在苗乡更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内涵,涉及对传统苗族社会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判断问题。当外人对这里的民族风情充满想象,不远千里到此旅行,并试图以此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状况做出反省时,这种说法更是出乎意料。

    仔细想想,今天整个苗疆追寻的现代化,实则为身边耳濡目染的汉族人的生活、行为方式。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民族间相互交融、影响的历史从没中断,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苗人选择汉姓,熟苗、生苗之分,苗人汉化,乃至汉人苗化的情形就一直存在,只是走到今天,这一进程迅速加剧,让人惊叹。近几十年,这苗岭,苗人走出去,与汉人走进来的规模都前所未有。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留在家乡的苗人,都脱下了他们的民族服装,把自己装扮得与汉人无异。虽然,他们中有人淡淡地说,这样做只是为了干活、走路更方便,人与从前没什么两样,但其间的曲折恐怕远非这样简单。

    满清政府治下,一直担忧的“化外之地”,甚至耗时多年,用兵清剿的千里苗疆,今日早已“化”得厉害。而这“化”,还是苗人主动追寻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设身处地,从苗人视角看来,无论你对现代化抱有何种立场,热情拥抱也好,五味陈杂也罢,抑或想象吸取它进步的,摒弃它落后的成分,建设有苗族特色的现代化,等等,但这一趋势谁能阻拦呢?

    回过头来,今日汉民族或者说整个国家在面对所追寻的现代化(其主要内涵——西化)时,不也混杂着热情与犹疑,喜悦与惶恐吗?我们试图把西方文明做出切割、为我所用的努力,会梦想成真吗?这种情形,有大量的表述,而苗族有言说权力者对自身境遇陈述的较少而已。

    内在的强烈诉求与外在的过度观照,这双重背景下,苗族传统文化主要呈现在节庆及旅游表演过程中。“非要喝,非要喝,管你爱喝不爱喝!”苗家餐馆内,穿着百褶裙身披银饰的苗家姑娘,一遍遍唱着这“不讲理”的敬酒歌。有一种叫做“高山流水”的喝法,颇为讲究,一人捏住客人的鼻子,另一人拎着壶自上而下往碗里细细地倒着米酒,起先,谁也不会拿这点甜丝丝的米酒当回事,但喝着喝着,便会感到没有尽头。企图耍滑者,从嘴角把酒故意漏下去,但下面还有更大的碗为你接着。这中途,客人也可以停下来吃口菜,但喂菜的女孩子会让你张嘴去吃却又吃不到,而观看的人早已哄笑不已。

    此刻,那些传说中彪悍的苗家汉子是在后厨炒菜,还是在异乡的工厂里笨拙地操纵着机器呢?

分享到:
寓教于乐 游学博物馆
烟熏味儿的苏格兰
苗家这碗酒(续)
从运河遗产到文化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