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唐山市滦县榛子镇吴庄子村的杨国青老人却发现7岁的孙子惦念起了另一个学校。
“大队(村部)那儿的学校什么时候开学啊?”有时候孙子会这样问,自从去年11月那个“学校”开起来之后,孩子便每天都充满了期盼。
事实上,孩子口中的学校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校。在榛子镇,它有一个孩子们并不熟悉的名字:乡村少年宫。
这个深受十里八村的孩子和家长欢迎的少年宫是镇里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张罗开办起来的。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想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让大学生村官发挥自己的专长。”榛子镇一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负责人说,这样的想法跟村民的需求碰撞在一起,乡村少年宫的设想便产生了。
2012年11月,在镇里的支持下,少年宫在吴庄子村正式挂牌开办,以吴庄子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几个村。
起初,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个非正规的少年宫到底能给村里的孩子带来多少实惠。“希望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一镇村大学生村官赵慧说,而这也是他们开办这个免费少年宫最简单的想法。
把在外疯玩的孩子拉进课堂
在来乡村少年宫之前,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少年宫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的词语。
尽管要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水电暖气等条件,吴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贵生却对设在自己村村部的少年宫这个“赔本的买卖”十分欢迎。
“至少让村里那些没人看管的孩子都有地方去了。”杨贵生说,原本冷清的村部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简单的办公场所成为孩子们留恋的乐园。
在中国的很多乡村,留守儿童的课外看管一直是个大问题。那些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在放学以后或假期,常常会脱离了家长们的视线,到外面去玩,而这有时候就会带来危险。
春节期间的一则新闻曾让杨贵生触动不已。据报道,在贵州麻江,因为家长的疏忽,5名儿童在废弃烤烟棚中引燃了湿润的稻草,产生大量烟雾,最终窒息死亡。在杨贵生看来,这样的事情并不遥远,在自己的村子里也有孩子玩火的、玩水的、玩鞭炮的,也曾发生过一些小事故。
“如果有少年宫,孩子们就不会这样疯玩了,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他说。
对于这样的话题,杨国青老人同样深有感触。儿子儿媳是乡村医生,每天忙得都顾不上管孩子,所以一直都是他带着孙子。
“一到周末就出去玩,一会儿看不见一溜烟就跑了,根本撵不上。”有时候他也担心孩子在外面别有啥事,但却没有办法。
在榛子镇,外出打工的人居多,即使是在家门口工作,也是早出晚归,并没有过多的精力照看孩子,这样的重任便落在了像杨国青一样的老人头上。
“爷爷奶奶根本就管不了。”对于带孩子,杨国青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
这样的状况,大学生村官并不陌生。北新庄子村大学生村官于孟杰在村子里就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冬天的时候,几个孩子放学后在水沟边玩,有孩子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冰窟窿。
吴庄子村大学生村官于丽娜也常在大街上看到打打闹闹的孩子,以前她总会担心,“大街上行驶的车那么多,如果磕着碰着怎么办?”
不过让她欣慰的是,乡村少年宫的开办让街上的孩子少了许多。自从少年宫开办以来,已经吸引60多名孩子在这儿上课。
给孩子们一个免费学习班
如果说帮着照看孩子是家长的基本需求,那么希望孩子多学点东西则是家长们更大的愿望。
“想学英语”、“想学美术”、“想学跳舞”……少年宫开办之前,大学生村官们曾在家长中进行调研,他们没有想到家长们对少年宫的期待竟然那么高。
赵慧理解家长们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学更多的东西。”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农村几乎可以说是奢侈的。“在村里想找个辅导老师都难,为了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有的家长周末开车大老远地把孩子送到唐山新区去上课。”
赵慧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同事把孩子送到了县里的私立中学,花钱多不说,孩子住在学校来回也不方便。”
而更多没有条件的家长只能无奈地选择让孩子在村里待着,“他们自己也没能力辅导孩子。”赵慧说。
直到乡村少年宫的开办,这种状况才开始发生改变。
吴庄子村村民王海容发现,这个由一群大孩子管理的少年宫,开设的课程远比她想象的要丰富的多,英语、传统美德、体育、手工折纸……这些在家里她教不了的课让5岁的儿子乐此不疲。
“她会说英语单词,会唱一些儿歌,还喜欢上了跳舞。”儿子的表现让王海容有些意想不到。
有时候,在大学生村官们看来极为平常的课程也能带给孩子和家长惊喜。
英语课老师,小贺庄子村大学生村官郭颖让孩子们开始接触更为标准的英语,在上课之前,她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查单词,生怕给孩子教错了。第一堂课,当她用了很长的时间纠正孩子的发音,还教孩子们唱英文歌,当孩子回家唱给家长听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欣喜不已。“我女儿唱的真好听。”有家长专门跑过来跟她说。
几次课后,杨国青发现孙子喜欢上了折纸和画画,老师教他折的纸鹤,他都细心地收在柜子里。
当赵慧一堂传统美德的课程讲完之后,让孩子就感恩话题进行发言,一个孩子“我要感谢姥姥”的话让坐在底下旁听的姥姥十分感动。
“孩子真是没白上课。”很多家长这样感叹。为了让孩子多学点东西,这些非专业的大学生村官老师做足了准备,体育课让孩子们在游戏和运动中了解健康的运动常识,养成好的运动习惯,手工课让孩子们学会开动脑筋做各种小玩意,生活常识课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我们每节课后都会跟孩子们聊,看他们对哪些课程有兴趣,随时调整。”榛子镇大学生村官工作负责人说,因为孩子们喜爱,新学期的课表上已经增加了手工折纸课。
让村里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差距小些,再小些
对于孩子们来说,乡村少年宫还是一个让他们成长蜕变的课堂。
在赵慧的印象里,村里有些孩子和城里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腼腆,不怎么讲卫生,也不太讲礼貌,不善跟别人沟通。”而这正是教育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在乡村少年宫,赵慧希望能够让这个差距慢慢地变小,甚至不存在。
于孟杰记得,有一次跟孩子们做游戏时,有一个孩子始终都不敢去拿气球,每次都是让奶奶拿,自己再从奶奶手里拿过来。那种胆怯让于孟杰觉得有些心酸。
赵慧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看到人总喜欢往大人身后躲。”在少年宫,赵慧尝试着去改变这种状况。“鼓励孩子们上台发言,不管他们说得好不好,都会鼓掌给予鼓励。”
教授生活常识课的于孟杰也在尝试“让村里的孩子跟城里孩子一样能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村里的那些孩子已经在慢慢改变了。
几节课下来,于孟杰发现孩子们不再像第一堂课时那样不守纪律,在等待他上课的时间里,他已经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礼貌。
家长们也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感觉孩子好像突然间长大了。”有一位家长告诉于孟杰,“以前孩子回家,饿了拿起东西就吃,现在知道先去洗手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习惯改变,却让于孟杰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于丽娜的传统美德课堂上,孩子的变化更明显。“孩子更懂礼貌了。”她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话。有一次,一位奶奶专门带着孙子过来跟她说孩子懂得尊敬老人了。而这个孩子在于丽娜的印象里曾是“爱发脾气,甚至会对老人动手的”。
杨贵生曾悄悄地站在课堂外聆听,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情景让他感动,“没想到大学生村官能把孩子管得那么好。”
乡村少年宫也吸引了“高层”的注意。据悉,滦县县委组织部正在制定全县大学生村官建立少年宫制度,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少年宫。
本报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