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论文公司的“生意经”

实习生 张红光 本报记者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08日   06 版)

    因为需求旺盛,花钱买学术期刊版面发论文已形成产业,有研究数据表明,该产业规模达数亿元。 CFP供图

    黎宇在一家文化公司做业务,这家公司主营的业务是——学术期刊版面。

    他看不起论文代理中介,因为这些中介处于论文交易食物链的底端,上要与期刊编辑部搞好关系,下要应付掏钱买版面的人。他所在的公司就不一样,这家公司以各种形式承包了十多家学术期刊,相当于开了个大型超市:只要给钱,上哪种学术期刊随便选。

    在这些期刊中,有全部被承包下来的;也有部分被承包的,如一本期刊是半月刊,他们承包上半月或下半月;也有被承包部分版面的——一本期刊一两百页,他们承包其中的50页。

    在这个行业混久了,他也逐步弄清楚了行业的规模。他们这家公司,招聘了近百人,年营业额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他经营了其中一本比较挣钱的刊物,一年的营业额在百万元左右。

    “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全国至少有上百家,产业规模至少有几亿元。”黎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至于社会上从事论文中介的人就更多了,他保守估计有好几千人。“光网上的QQ联系群就有上千个”。

    这些论文中介散布于高校、科研机构等论文发表需求旺盛的单位。在《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社会科学版第2期上,仅郑州大学的在读硕士生就发了13篇论文。一些硕士生透露,他们就是通过同学中的论文中介发表的。

    这些论文中介收多少钱,跟黎宇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很少直接与作者打交道,而是通过对版面明码标价,由论文中介收稿,交给他们,然后安排版面。

    “也有一些起码的质量保障,比如查抄袭率。抄袭率太高了,也会影响刊物在几大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收录。”黎宇说。

    所以他们也退稿,要求论文中介想法降低抄袭比例,至少要降低到反剽窃软件能通过的程度才行。实在通不过,只能退钱退稿,“行业要维持,就不能搞乱了”。

    在这个行业干久了,黎宇对目标客户了如指掌,最庞大的当然是教师群体,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量达到了13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考核、评职称等需要发论文。另外,还有数百万研究生和医务人员,也产生了庞大的需求。

    另外的,则来自于五花八门的单位,如电力公司、乡镇农技站、国有煤矿。让他惊讶的是,甚至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也要求发论文。

    他刚开始觉得好奇,后来也明白了门道。原来发论文是房地产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把开发的楼盘放在学术期刊上吹嘘一下,号称使用了什么新工艺、新材料,然后大肆宣传,效果还不错,“我了解到,很多房地产公司专门设有论文发表经费,他们不差这点儿钱”。

    黎宇做的期刊,都是合法合规的刊物,但由于质量差,很难通过论文数据库的审核。他们面临的难题是,现在许多地方评职称,都要求论文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在评审材料中附上数据库的论文收录页面,并盖上人事部门的审核公章才有效。因此,能不能“入库”成了这门生意的关键。

    国内有多个论文数据库,最知名的是中国知网,其余还有万方、龙源、维普等。黎宇说,能不能攻破这些数据库的审核关,是一本期刊能否挣到大钱的关键。

    中国青年报曝光的《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曾被维普资讯网收录过。维普资讯网一内部人士透露,《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当时找到他们,办理简单的手续后,维普资讯网确实给这份学报颁发了收录证书。“但是,我们一共只收录了4期该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就先后接到了多人举报,说该学报有问题,我们经过进一步核实,发现该学报确实存在问题,随即屏蔽掉了这本学报的内容,并且终止了与他们的合作”。

    这位人士还透露,此后,维普资讯网也加强了监管,进一步严格了期刊收录的核实程序。期刊入库,需要提供《期刊出版许可证》的复印件、近期的样刊、新闻出版总署的年审材料以及期刊的介绍材料等,维普资讯网逐一进行审查。《期刊出版许可证》上的每一项信息,都会经过多个途径进行核查,确保真实性。

    但该工作人员坦言,他们只查期刊的资质,对于期刊中论文的内容不会做审查,“质量高低我们也不评价,维普是数字出版平台,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把期刊上的每篇论文作一一审查、评价,更不会干涉期刊编辑部的具体采编工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想进入中国知网,但未能如愿。中国知网成立于1995年,它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出版平台,目前该库收录大概有6800多种刊物。

    运营中国知网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该社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0年6月8日,该学报人员提出申请,要求入库,当时就被拒绝了,理由是该校早已并入北京交通大学,现已不存在,且该刊有卖版面的嫌疑。但这份学报还不死心,2011年7月4日和8月12日再次提交材料,要求入库,中国知网依然予以拒绝。

    该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知网有三重审核体系,由期刊采编部、学术分社总编室和杂志社总编室分别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即使有正规刊号的刊物,在学术价值等方面不符合中国知网要求的,也会被拒之门外。

    他说,每年被中国知网拒绝入库的申请多达两三百个(其中有些期刊重复申请)。

    黎宇也说,在国内的所有数据库中,中国知网是最难攻破的。如果哪家论文公司拥有一本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就等于找到了一棵“摇钱树”。

    他说,一般来说,大学学报等有固定拨款的学术期刊,质量比较有保障,极少被承包出去,公关难度也大。尤其被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收录的期刊,被公关的难度极大,因为这些期刊一般实行多重审稿制度,还有外审的程序。

    不过,他发现,在这个市场上,还真有做核心期刊的。黎宇说,他经常在论文交易群里看到有人专门接这方面的活。但他推测,这些人也就是公关了个别编辑,因为不论怎样,这些刊物首先要保证论文的质量,如果要发,作者没这个能力,就得花大价钱请枪手。”事实上,有些作者能写出达到核心期刊发表水准的论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被编辑部忽视,论文中介发挥了桥梁作用,在里面挣到大钱”。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高校教授找到他,表示如果能发一篇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论文,愿意出两万元的费用。

    “市场真的很大,现在有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黎宇说,这个行业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起来了,“钱也不好挣了,我们老板现在的想法是,认真选几本刊物,好好打造一下,不能收钱就登,也要保重质量,他说这样以后才能挣大钱。”

    (文中黎宇系化名)

 

    相关文章

    这家大学学报为什么还在办

    一些学术期刊敛财乱象的背后

    谁在花钱发论文

    不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导致假刊横行

分享到:
谁在花钱发论文
论文公司的“生意经”
不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导致假刊横行
昆明西山区 打造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