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顺德的社会经:

党代表洗楼 法定机构缓冲

本报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11日   T04 版)

    乐从镇小布村的村民锦叔,发现自家房屋墙上有一道20公分长的裂痕,有时候还会渗水,他忧心忡忡。这是由于小布村附近正在进行隧道爆破工作,虽然爆破地点和小布村有一河之隔,但离最近的民房直线距离仅有30米。

    锦叔找到了村党代表工作室,向党支部书记反映情况:“如果不管,我们就上访啦。”没过几天,又有多位村民前来反映类似情况。

    尽管爆破工程地点其实并不在乐从,权属也不归乐从管辖,但当顺德区委组织部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接到了小布村党代表上报的情况之后,立即通过“党代表工作室OA系统”,联系到了相关政府部门。这是去年3月投入使用的工作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成为一个党群互动的有效平台。

    相关部门迅速联系了施工单位,通过沟通,暂停了爆破工作。两个月后,建设单位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小布村360间房屋进行受损评估,商讨赔偿方案、优化爆破方案。

    “党代表工作室就是为了沟通协调党群关系。”组织部党联办主任陈伟成这样介绍。顺德遍布全区200多个村和社区的247个党代表工作室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搭建一个让基层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

    为此,党代表们展开“洗楼”行动,挨家挨户走访居民。容桂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赖雪晖,甚至计划在3年之内,把容桂所有居民家里都拜访一次。

    自打顺德被列为省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来,全区各级别共3000多名党代表,仅半年就接待群众7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0多条。其中,376名区党代表,每人都有1到3个在基层“对口”的工作室,每年参加接待6到12次。

    乐从镇新城区新修的一个路口没有安装红绿灯,事故多发。很快,就有群众找到了党代表工作室。

    这并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事情,党联办迅速发出邀请,让相关职能部门到工作室进行协商。最后,国资办下属的建设公司、乐从镇国土城建水利局、镇交警支队、村民代表坐到了一起。村民代表提出了“加监控”、“设灯”、“加天桥”的要求,并要求政府部门随时通报工程进度,明确分管单位。

    各个部门则当场解答了自身职能。这件本来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解决的事儿,通过一场会议,痛痛快快定下了章程,做好了分工。没多久,问题解决了。

    党代会常任制的推行,以及各个镇街党代表工作室的建设,是顺德围绕着“大社会,小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之一,也是社会体制综合改革的一部分。

    春节假期刚过,大良街道办事处文秀社区行政服务站党代表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了,今年的正月十五恰好是月末最后一天,他们得赶在那之前,把本月群众前来反映的问题,都“月结”了。

    文秀是旧城区,处理的大多是群众的民生问题,“从下水道堵塞到城区街道改造”。有位70多岁的老爷子,曾经专门来反映过小区的卫生情况。

    “一般都会在3天之内回复处理。”站长梁秀红认真地说。最近,文秀社区成为整个顺德区唯一一个党代表任期轮替制的试点。

    通过大部制改革,压缩了政府形态的顺德,仍在不断沿着改革的方向继续探索。

    社会职能的转型就是顺德必须触及的改革核心之一。通过放权式改革,一部分公共权力被交付给社会,培养社会组织,由此形成“大社会、小政府”的协同共治局面。

    去年8月底,顺德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社会创新中心、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和产业服务创新中心。

    这4家法定机构,是“顺势而为的产物”,被寄望成为“群众和政府之间的缓冲”。

    社会创新中心位于顺德标志性景区顺峰山公园中,工会、团委、妇联等与其比邻。在顺德的改革中,它们被重新界定为“枢纽型组织”,从而焕发了活力。

    前往社创中心的路上,会经过一家小小的咖啡屋,这是社创中心扶持的一家社会企业,雇员都是残障人士。咖啡屋对面的公益资源大厅二楼,是一间由社创中心建设的社会书吧,经常举办各种沙龙。

    通过创新活动项目载体,鼓励青年以及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但是社创中心的工作重点,也是目前顺德共青团正在研究和制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核心任务之一。

    今年1月,以研究综合改革为主旨的顺德区中道改革研究所揭牌。这是社创中心成功孵化的一个社会组织,致力于“为顺德的综合改革事业贡献民间的智慧和力量,研究改革、反思改革、记录改革,尽一点社会责任”。随即,顺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就委托中道改革研究所,进行了一项“顺德三大改革阶段性成效调查问卷”。

    相较于社会创新中心,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工作,更多是承接了旧有的文联、文化馆等的职能。“体制不同了。”中心副总干事姜旭强调,“过去,我们只需要听指挥做事,现在,我们是管理者。”

    作为法定机构,曾经的政府编制改为聘用制,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从个人的角度,“如果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为什么不愿意改呢?”

    “法定机构是承担政府职能的公共机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机制,让它兼具政府使命、企业效率和社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跨界合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顺德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允冠解释道。

    作为一种“新得不能再新”的公共机构,法定机构最特别的一点就在于“法定”二字——依法依规而设,据法据规而为。

    在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过程中,法定机构就是为了承接政府职能而生的。只有这些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活跃发展起来,各方资源调动起来,社会体制改革的活力,才能真正激发。

    当然,顺德人很清楚,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看出成效的”。今后顺德将在更多成熟领域成立新的法定机构,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在未来三五年内的目标,是让这些法定机构逐步具备市场运营能力,实现服务收入,减少政府财政投入。

本报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3月11日 T04 版

顺德:审批的“版图”缩了 社会的“疆域”广了
党代表洗楼 法定机构缓冲
公众权利可以是政府权力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