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感悟人生

大鼻子老人引发的联想

水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11日   06 版)

    宇宙万物间联系的紧密及微妙,是人类的实证能力远不能及的。与实证能力相比,人的想象力要强大许多。想象不但是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还是科学实证的前导,而我下面的感慨,只能算是联想,而非实证。

    前年,我身临在克罗地亚举办的“世界击剑元老锦标赛”。亚得里亚海的风景自然不错,地中海风情也值得玩味,赛馆顶台的阳光、啤酒、美女也记忆犹新,我还过了一把红土网球的瘾,然而触动我内心的却不是这些,而是那些大鼻子老剑客们的气质。

    这个比赛的参赛年龄段是50~80岁,不想这些老爷爷老奶奶的气质竟有如此的魅力。这种气质可概括为健康、乐观、自信、率真、典雅、威武、活力四射。我被深深触动,主要是因为这和国内老年群体的对比强烈。是不是只有运动员才这样呢?接下来,在观众席和旅游中我又留意观察,发现不只是运动员,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状态似乎普遍比我们要阳光一些。

    我想,这种差异有环境的原因,有文化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简单说,一个人到晚年,他的一生就都写在他的气质中了;而一个国家几十年、几百年所提供的生存环境,自然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国民人生经历的取向,最终又多少呈现于老年群体的气质中。

    与这些大鼻子老人比,我们的老年群体似乎多一些软弱、隐忍、愁苦和步履蹒跚。我不知道中国的孩子更喜欢怎样的爷爷奶奶,我甚至说不好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爷爷。

    仔细一想,已经“知天命”的我,未来向大鼻子老人看齐还是挺难的。虽然我温饱无近忧,虽然我一直保持体育锻炼,虽然我爱好艺术几十年至今,虽然我生活得还算比较自我、自在,虽然我会哼着小曲儿走向地铁站……但我觉得自己再过二三十年还是不能变成他们那样。且不说传统文化、人种心理这些深远的因素,单凭目前和未来的心境,恐怕就不行。我常鞭策自己别活得那么自私,要有点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平添许多悲愤;我虽然想尽量活得坦荡、磊落些,却要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之类的事情去做谄媚、猥琐的事情;我虽然讨厌贪官庸吏们的嘴脸,却又不得不常跟他们打交道……如果这样再活二三十年,我怎么能变成个器宇轩昂、阳光明媚的老头呢?

    接下来我又想,如果说这些大鼻子老人的气质是近几百年来一些国家和民族文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到底是这种气质催生了这些国家的现代文明制度,还是制度文明造就了这种气质?

    我的思考一度有点“制度决定论”,现在又想,“制度何来呢?”“制度何以能够长期存在呢?”于是我突然更觉得鲁迅的伟大。人家近百年前就已经挖掘这个问题并找到答案了,我现在还在这儿云里雾里呢。

    这些大鼻子老人还让我想到,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总怪别人、骂别人的思路转移到自我反省的思路上来呢?如果我们真的强大了,自然就不会被别人看不起,而“强大”的标准,绝不只是有多少钱、有多少军舰,“强大”的灵魂是文明。

    征得赛会组委会的同意,在闭幕晚宴上,我把200多幅自己拍摄的比赛照片展示给大家,并声明可免费取走。同行的中国朋友说我此举给中国人争了光。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没有那么大的国家、民族的分别心,我只觉得做了一件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事情而已。

    对了,中国击剑的奖牌能力应排在世界前五之内,但历届“世界击剑元老锦标赛”都鲜有中国大陆人的身影(偶有港台人出现)。此次去参赛的我的中国朋友是个纯民间击剑爱好者,而且是卖了房子过生活、筹参赛经费。很多国内朋友说他是个“老晕头”,我倒是看到了他这种生活方式和心态的闪光之处,但是能这样做也太难了,而且说不好有多少后患。

水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3月11日 06 版

民主与民生的交响
化解城镇化隐忧需做“加减法”
日本追随TPP的得与失
大鼻子老人引发的联想
昆明西山区 抗旱防火“打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