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刚刚纪念了“3·11”大地震两周年,就急匆匆向世界宣布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该国能源厅3月12日称,日本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海底可燃冰的提取试验,并力争在5年之后实现商业化开采。
可燃冰开采的消息似乎有双重效果,既可暂时转移和规避焦灼中的“去核”争论,又给日本经济注入了一剂“利好预期”良药。据称,可燃冰在日本附近海域的埋藏量足够日本使用100年,仅本次试验采掘海域的储量就可供日本使用10年以上。这个一直被能源对外依赖所困的岛国,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可燃冰真能解开日本的“能源死结”吗?恐怕不容易。
所谓可燃冰,是地质名词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的俗称。地球陆地上的冻土带,以及海洋深处的沉积岩中,一直存在着这种甲烷气体的结晶物。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7%的陆地和30%的海底地区,具备形成可燃冰地质条件。
科学家估算,全球可燃冰的能源总量,可能相当于已知的石油、煤及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总量的两倍。有人还推测,仅全球海底可燃冰资源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这当然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能源财富!
不过,开采可燃冰的风险同样巨大。中国石油大学陈光进教授曾指出,贸然开采海洋中的可燃冰可能会引起地质和生态灾难。据推测,史前多次生物大灭绝与“极端热气候”有关,这种气候灾难有可能因为突发原因导致海底可燃冰大面积分解,释放出巨量甲烷进入大气层。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0倍,全球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
显然,如果技术上不过关,开采可燃冰将冒极大风险。已经有地质专家提出警告,这一次日本的试验开采方法叫“减压法”,本身存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
“减压法”要在蕴藏有可燃冰的海底区域打出大量深孔,从深孔中灌入二氧化碳,对可燃冰进行减压,减压后的可燃冰才能释放出甲烷。这种开采过程的危险性在于,如果操作不慎将引起连锁反应,使整块地区的可燃冰同时迅速分解,这种失控将引发海底地质变化,导致地震甚至海啸。关键是,此类灾难不仅会祸及日本,而且造成的极端气候变化灾难还会殃及全球。
正是碍于可燃冰开采的环境和生态风险,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可燃冰开采研究,但一直将其列入远期能源开发方案,按计划到2015年才进行小规模开采试验。
技术瓶颈只是可燃冰开采的障碍之一。从开发成本角度看,可燃冰的经济效益是否足以与石油、天然气媲美,也存在疑问。专家们认为,可燃冰分离出的气体体积较大,运输难度极大,需要建造海底管道,或将气体液化,因此不仅是开采,储存和运送的成本也相当高。这些障碍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
日本急于摆脱能源困境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科学技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着急并不解决问题。既然他们在核能利用上无法克服“安全红线”,那么面对可燃冰这种不确定性更大的能源利用方式,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风险,怎么能轻易乐观呢?
能源问题,的确是当下世界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关键点。蒸汽机时代对应煤碳能源,内燃机时代则对应着石油、天然气能源,未来的“智能制造”时代,必然需要一种“新能源”。但可燃冰显然不是,本质上,它只算是天然气的另一种变体。
在克服了技术和成本难题后,可燃冰或许能为人类提供另一种更清洁的可燃能源,但它并不能带来技术革命。没有划时代的技术革命,任何“新能源”都是泡影——它只能为“旧经济”续命,却不能开创一种真正的“新经济”。
笔者曾反复强调,从采集食物到生产食物,农耕文明是人类技术跃进的一大步。同样,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人类科技深入到微观粒子层面,从采集千万年沉积下来的化石资源,到通过分析物质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掌握其规律,从而“生产能源”,真正实现“再生和永续能源”,这才是人类又一次伟大的跨越式技术进步。
本质上,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旧能源”,与包括光能、风能、生物能在内的所谓“可再生新能源”,都是广义的太阳能,而太阳能本身就是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控核聚变是人类所能掌握的真正的“无限能源”,也代表了人类技术进步和文明升级的主流方向和未来归宿。这一场技术革命,将与月球开发及外太空探索工程结合起来,人类的文明程度将由此实现跨越式的升级换代,“地球人”将进化成“宇宙人”。
说白了,只有可控核聚变为基础的核能利用,才是全球能源战略的主攻方向。不论美国人的“页岩气革命”,还是日本人正说的热闹的“可燃冰”能源,只是缓解眼下全球经济低迷困境的权宜之计。
当下的世界格局中,美元作为霸权货币,以炒作资源泡沫,来控制世界经济命脉。这是个客观事实。日本经济对美元亦步亦趋,日元最近大幅贬值,制造“货币洪水”,不过是为美元数轮的“量化宽松”做个注脚,毫无独立性可言。同样在能源战略上,看看他们在核能上的摇摆,也说明缺乏定见,更无远见。
中国与日本不同。即便在某些单项技术领域,我们的水平有差距,但中国经济具有完备的大工业体系和独立自主的科研平台,市场潜力巨大,有可能形成完整的、自主的产业链体系。因此,在能源战略上中国必须有长远打算。
据估算,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资源储量相当于650亿吨石油(中国现在每年的石油消费量超过5亿吨),够用130年。另外,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也发现了可燃冰实物样本,是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作为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中国陆上可燃冰的远景储量大约相当于350亿吨石油,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
这些数据说明,在可控核聚变这个“终极能源”实现之前,中国在能源战略上需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中国作为能源短缺型的后发工业大国,就算页岩气、可燃冰是“权宜之计”,我们也怠慢不得,从研发到开采,该跟上还是要跟上。
目前最根本的难题是,中国缺乏在全球大宗商品和资源贸易体系中的定价权。要想不被别人在资源上“卡脖子”要挟,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你自己必须要“立得住”。
以中国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实力,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来“多条腿走路”:既要锁定核能这个主攻方向,下大力攻关,争取“领跑”;也要在各类“新能源”领域,追踪世界技术潮流,盯紧了“跟跑”。
我们必须记住,历史上,仅仅靠提供廉价资源而获得利润从而繁荣的国家,不可能是真正的强国,繁荣也不会持久,因为他们很快就透支了自身的资源,走向衰落。
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科技创新与制造能力的国家,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并持续开发出新能源、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