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达1986人。然而在“申报热”的背后,却是“保护冷”的现实。一些地方为了“申遗”成功,甚至不惜造假。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文章就此问题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王文章说,“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依然存在,他认为这是文化部在非遗保护工作急需重视的首要问题。
王文章告诉记者,2004年至2005年期间,文化部门针对全国非遗项目进行排摸普查,各地统计上报的“地方上自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达87万项。“但这个数据要重新归类,因为肯定有很多是重复的。比如相邻两个县,报的可能是同一个非遗项目。”
王文章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非遗项目多是肯定的。但是,“在处理申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喜欢‘人造’一个非遗项目。”王文章说。比如戏曲中有一个“声腔剧种”,该剧种作为一个单独的演出形式事实上已经失传,但“声腔”的特色和内容已被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所吸收。有些地方为了申报一个非遗项目,专门为“声腔”剧种组建了一个演出团,重新“塑造挖掘”了一个人造非遗项目。
王文章说,近10年来,文化部一直在着力对上述87万个申报项目进行归类,并通过严格的“科学认定”方法,把那些质量不高的非遗申请“弹”回去。
“进入国家级名录,这个地方就出名了。”王文章说,一些地方或个人在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上,不是不去做,而是不能理解保护的真正意义。非遗项目保护不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个人或地方在申报非遗时,把它看成一种经济资源,“想体现它的经济价值,用来赚钱”,一旦发现该项目赚不着钱,就会疏于保护。
对此,王文章认为,利用非遗项目赚钱不是不可以,但要在保持非遗项目传统特点不变的情况下才更妥当,“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作品能赚钱,可以。”
王文章还提醒,一些具有较高精神和文化价值、但已经不能赚钱的非遗项目,更应该引起各地重视。他说,地方非遗项目保护的主体不是只有文化部门一家,“有的项目,比如传统体育项目属于体育部门,传统饮食文化属于很多行业,传统中医中药属于卫生部门。如果但凡不能开发经济资源的项目就不去保护,那很多项目很快就会消失。”
王文章透露,为了治理非遗保护不力的问题,文化部门一直在尝试酝酿一套合理的退出机制,“有的地方没有落实保护措施、项目保护单位发生变化、保护不得力等,去年我们就撤销了一批非遗项目,重新调整了一批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
在非遗名录的撤销问题上,王文章的态度“非常慎重”。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之后,文化部就开始酝酿出台“退出机制”,“组织专家到各地做了几次督查,发现一些问题,但那时还没有实施撤项目这个举措。”
直到去年,文化部才慎重地第一次撤销、合并一批非遗项目,对105个保护单位亮了红牌。其中,有的改变了保护单位,还有的被“提出批评”,有的传承人进行了调整,有的传承人因为不履行责任而被剔除出了非遗传承人目录。
王文章说,“退出机制”是非遗保护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文化部现在下发了一个具有制度性规范意义的文件,要求各地根据文化部提出的要求和标准首先进行自查,一级一级往下查,一级一级往下监督。各地自查后,文化部再根据情况做进一步的监察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