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排精神已死,也有人说,女排精神已不适用于如今活在当下的80后、90后。随着女排成绩的持续下滑,此类讨论从无到有,又从强到弱,直至论无可论。
就在人们已经开始适应女排的平庸,习惯女排精神已成追忆的现实时,老女排代表人物陈招娣的突然离世,似乎又唤起了大众对女排精神的集体追思。而陈招娣之所以能够成为女排精神的代言人之一,除了她和她的队友所缔造的那个辉煌年代,还有关于她的传奇故事——左臂桡骨断裂依然带伤含泪打完全场,训练场上永远如拼命三郎一般玩儿命。
老女排之所以能够在那个年代击败美国、日本和古巴,称雄世界排坛,靠的就是拼搏精神、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这些一直以来也几乎是女排精神的最佳注脚。“五连冠”功勋教练之一的邓若曾所说的“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一定要有超人的付出”,这或许便是对女排精神最直白的诠释。
三从一大,顽强拼搏,郎平势大力沉的“铁榔头”,周晓兰构筑的网上长城,曹慧英身体内的铁板,还有陈招娣忍着巨痛战胜日本队后被队友背去医院的故事……老女排的点点滴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有女排赛事的直播时,绝对是万人空巷,而几乎所有电视机里传出的都是央视名嘴宋世雄清亮且快节奏的解说。那个声音和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一样,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也记录着一代人简单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如今,电视解说的声音不再是清一水的清亮,金牌不再意味着体育的全部,公众也不再渴望通过金牌数量的多寡来振奋民族精神。竞技体育更像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舞台,每一个有天赋、肯努力的运动员,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可能不再像前辈那样只知道埋头苦练,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可能更注重个人感受,更愿意张扬个性;他们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和教练闹翻,也可能更在意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越来越多的公众也开始把竞技体育只当作竞技,他们的偶像或者欣赏的运动员不再只局限于中国选手,他们更乐意去欣赏竞技瞬间的美妙和过程的跌宕起伏。
是的,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再拿老女排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女排,希望如今的新新人类去教条式地传承女排精神,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不管新一代运动员的服装多么新潮,思维多么跳跃,个性多么强烈,有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努力是拉近现实与梦想的唯一途径。当年陈招娣们的梦想是夺取世界冠军,她们用苦练去实现梦想,现在很多运动员的梦想同样是世界冠军,而他们同样没有别的捷径可走。所以,女排精神不会过时,因为有梦才有未来。
有人说女排精神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的年代不会再有,但实际上,对梦想的执著在任何年代的功效都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