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做一个诚实的人,面朝你的向往

徐百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17日   09 版)

    纪宝成,人大前校长,在他的现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任上,又放了一炮。他先总结了一些强调职教重要性的“官话”,但随即话锋一转:“可是,一个最大的反差就是老百姓不认可、不愿意送孩子上职业院校。”这一转还算客气,接着的再一转就厉害了:“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

    老百姓不认官话,尚无可厚非。官也不认官话,这如何是好?当然,具体讨论职业教育,需要更周全的逻辑,简单对比未必妥当。那我们不妨抽身出来,借纪宝成这番话,谈谈诚实的话题。

    主张发展职教的表态,没问题,很应该。但在自己这层级的官位上,对职教毫无感觉,从不助力,内心里歧视,仅仅出于响应上级“调子”才表态的,就属于不诚实。不管市领导、县领导,自家孩子成绩好且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让他考大学去;孩子无心学业倒想尽早迈入社会工作的,不妨让他念职高、中专,这两者都是诚实的表现。不管自家孩子什么状况、水平,托关系走后门非塞进大学去,一边却还高调着职教重要的官话,就属于不诚实。

    你说什么好、哪儿好,就算不是一定要让自家孩子干什么、去哪儿,至少别排斥或阻止他干什么、去哪儿,这叫诚实,最简单的一种诚实。你说着好,却以截然相反的态度把孩子往南辕北辙的路上送,这叫不诚实。

    诚实的人,姿势和语言都面朝自己向往的地方。不诚实的人,嘴里豪言壮语喷向一方,脚却早往另一方急不可待迈开步子。

    诚实本是一个道德范畴的话题。但至少有两类人的不诚实,将可能对公共生活构成威胁。一类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官员,另一类是对公共事务发言的知识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称为意见领袖)。

    部分官员的不诚实践踏了政治伦理,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至少还有一种相对明确的伦理在约束着他们,像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官员的不诚实必须“藏着掖着”,小心翼翼生怕露出马脚。相比之下,某些知识分子的不诚实甚至更为可恶。

    比如,反市场改革的健将却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池子里如鱼得水,精研市场逻辑并投其所好,观点当生意做,靠某种极端的“立场”赚他个盆满钵满。又比如,口口声声“本土”立场、痛恨全球化,却对来自国外尤其是欧美的邀请或褒奖趋之若鹜,动不动“兄弟我在美国开会时……”。还比如,标榜“独立”、“民间”,却总爱对体制抛媚眼,对于许多项目经费或“领导认可”,欲推还休甚至投怀送抱。

    回到纪宝成的话。如果非要解读,“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这里面一定包括了某些知识精英。倒不是说为职教说话的专家就非得把自家孩子送到职业院校,但这边厢拿着研究经费,大讲职教的意义,那边厢却坚决不让孩子上职校,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也都要疏通关系“好歹上个大学”,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吧?

    诚实其实挺难的,绝对的诚实几乎绝对地不可能。越意识到人性的这一局限性,就越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言行一致,总还是一种可以达到的境地。我们的姿势和语言,应该朝着同一个方向。人的姿势一般说来总是真实的,屁股往哪儿坐腿往哪儿迈,那就是你的向往。如此,你的发言也请往这边吧,别再说那些你自己不信、也不打算让你孩子相信的言不由衷的话。

    拜托,我们都可以做诚实的人。

徐百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4月17日 09 版

做一个诚实的人,面朝你的向往
禽流感并没打破口罩村的平静
新闻眼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