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凌晨5点,不到1岁的苟嘉仪被大人用的针头扎了一针,疼得她哇哇大哭。
因为发高烧,她被抱到位于宝兴县灵关镇灵关中学的医疗急救点看医生。可是,这里已经没有小儿用的针头了,医生只好拿大人用的大针头扎在小姑娘细嫩的屁股上。
年轻的妈妈杨丹心疼不已,可是她别无选择。灵关镇的药品、医疗器械十分紧缺,医生们只能省着用,或者将就将就。
大约4个小时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乘坐救护车,来到苟嘉仪所在的中坝村四组。他们得知,地震后很多村民出现了感冒和拉肚子的症状,特意前来诊疗。
苟嘉仪的烧还没退,医生又配了一些阿莫西林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冲剂,叮嘱家长用完全烧开的水给孩子冲服。
村民们告诉医生,地震后山泉水质突变,烧出来的水表面还飘着一层污渍。没有别的替代水源,他们只能勉强喝下去,很多人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
5岁的范海瑞也没能幸免,不过,这个小男孩依旧在安置点宽大的“床板”上打滚玩耍。他的妈妈就不一样了,腹泻几乎让她虚脱,上午,她只能用被子蒙着头躺在床上休息。
走在路上,不时地会遇到虚弱的老老少少。一个小姑娘一天拉了7次肚子,面色蜡黄,走路的时候都弯着腰捂着肚子。全组大约有好几十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
另一个普遍的病情是感冒,特别是孩子,他们大多数是在帐篷里受凉而感冒的。
药太少了,医生们只能精打细算。两岁的赖雨涵前天开始咳嗽,医生从一板12颗装的阿莫西林颗粒上剪下9颗,交到家长手里,剩下的3颗又放回了药箱。
对于那些有较急症状的儿童,如果没有对应的儿童药品,医生有时候只能用成人同类药物减少剂量来开方子。而有的症状,因为根本就没有药品,医生束手无策。
由于过去几天从外界进入宝兴县地震灾区的道路时通时断,包括药品在内的救灾物资很难被运进来。设在灵关镇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今天晚间发布的消息说,4月24日当地急需的物资包括:干粮或方便面5车,彩条布1000件,婴儿奶粉100件,食用油5万斤。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先后前往灵关镇中坝村和大溪乡罗家村实地采访,发现两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物短缺。
在中坝村的一个临时安置点,临近中午时分,女人们到地里采来了一种名叫牛皮菜的蔬菜,准备和腊肉煮在一起作为午餐的菜。地震前,牛皮菜被当地用来喂猪。
罗家村村民黄万东的家里,剩下的大米只够装编织袋的一个角。灾区没有通电,就没办法拿谷子去碾米。要是不救助,他们家过几天就断粮了。
幸好,4月22日下午,当地政府派车送了一批方便面和矿泉水上山,按照每人一瓶矿泉水、一桶方便面的标准给村民发放。4月23日下午5时,第二批物资上山,这回每人有两瓶矿泉水、两桶方便面和1斤半的大米。
不过,让村民忐忑不安的是,明天能不能领到食物,还是个未知数。他们还期盼着,早点发放救灾帐篷,临时搭建的彩条布帐篷实在经不起风雨的折腾。
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说,由于通往宝兴方向的省道一度中断,救灾物资无法运入灾区,食品、药品、帐篷等生活必需品非常缺乏。
即便是道路通畅之后,受路况不佳、大车无法进入等因素制约,运入宝兴的物资仍然非常有限。
大溪乡党委书记裴晴说,上级给乡里配送多少物资,他们就会向村民发放多少物资。至于能有多少物资能发下去,主要取决于道路的通畅程度了。
本报四川宝兴4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