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李勇:找回“榜样”面具下的自己

本报记者 陈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09日   01 版)

    李勇在本报报道对象回家活动上发言。

    本报记者 陈剑摄

    上世纪90年代,17岁的李勇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春榜样。但是,他成名后,一直努力做的,是走下高台,回到一个普通年轻人的人生轨道上去。

    对这个出生于甘肃庆阳的农家男孩来说,苦难曾经选择了他。7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瘫倒在床。16岁时,他失去了母亲。那一年,他考上了离家50多公里远的庆阳师范学院。他不能把瘫痪的父亲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就卖光家当,背着父亲去上学。

    在他选择背起生活的重担和希望之后,社会的聚光灯打在了他的头顶上。1996年,他在师范上学的第二年,当地媒体报道了他的故事。之后,《中国青年报》在教育导刊的头条发表通讯《背起父亲上学》,被100多家报纸转载。这个少年的孝心和坚韧,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李勇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收到过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

    社会给这个少年的赞誉还不止于此。一天,时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翻开办公桌上的《中国青年报》,读到《背起父亲上学》这篇报道。他很感慨,“我的儿子就缺少这种精神”,便想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1998年3月,以李勇为原型的电影《背着爸爸上学》上映。这部电影在当时成为很多中小学的励志教材,不少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去电影院观看。就这样,刚迈过成年这道门槛儿的李勇,被社会推到了“榜样”的位置上。

    很多人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过,作为榜样的李勇,面对社会不断为他叠加的赞美和期待,却一度陷入了成长的烦恼。在庆阳师范学院读书时,李勇每学期有一半时间在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再也没有自由”。他忙着演讲、作报告,认真“履行”一个榜样的职责。不过,这个年轻的榜样,很多时候是被外界的力量推到话筒前,“自己无法选择”。

    “成为全社会关注对象后的那一段时间,是我心灵上最痛苦的时光。”如今,来到中国青年报社参加“报道对象回家”活动的李勇,跟自家人袒露心扉。

    社会的关心和期待,改变了李勇的生活境遇,但也带给他很大的压力。他开始在意周围人的眼光,“走在街上,总觉得有人在指指点点”。他担心做错事,甚至说错一句话,便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在学校,他觉得自己“高处不胜寒”,周围的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的朋友很少。

    “长期以来,我都想找回最普通的自己。”李勇因为勇敢地背起生活而被人赞叹,但他也要学着如何应对名声带来的焦虑。一有空,他就去图书馆看书,“读很多名人传记”。在一次次同古今圣贤“对话”之后,李勇感悟到“要以平凡之心对待一切平凡而又不平凡之事”,从此安然走过青春期。

    昔日背着父亲上学的模范少年,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比起当年他在媒体上留给人们的印象——黢黑和瘦小,现在的他胖了些,也更成熟了。4月26日,李勇在访谈中恳切地说:“我命运的改变与《中国青年报》是分不开的。”

    目前,李勇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老师,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博士生。在海运仓2号的“家”里,回忆起与中青报有关的青春,他已能平和地看待过去的经历。读完师范后,他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西北师范大学,“这与社会通过中青报关注我而带来的压力,当然也是动力,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中青报的报道,李勇人生最大的可能,就是师范毕业后回老家做一名乡村教师。“不是说当乡村教师不好,而是说我的人生不会到今天的高度。”

    这次来报社,李勇急着去拜访同被邀请回来的乔安山。“乔老爷子70多岁了,还在宣传雷锋精神,真让我感动。”在乔安山身上,李勇能找到共鸣。这些年,他一直热心给学生作励志演讲和报告——现在的他站在话筒前,是“自觉自愿的”。

    在李勇的简历里,“自我评价”一栏写着“热心公益事业”。“社会给我这么多的关心,我当然也要回馈社会。”他为西部贫困县募集过教育捐款,4年前还和朋友一起在家乡中学建起“春晖班”,为经济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曾经,年轻的李勇被社会树立为榜样后,有过“迷失和焦虑”。不过,他找回了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自己。

分享到:
研究部署抓好当前农业生产
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工作
创造是青春的标志 创新是青年的灵魂
山西青年企业家转型建设美丽家园
为实现中国梦创新创业创优
李勇:找回“榜样”面具下的自己
各级青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
75.9%受访者感觉影视剧讲故事水平差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