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17岁的李勇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春榜样。但是,他成名后,一直努力做的,是走下高台,回到一个普通年轻人的人生轨道上去。
对这个出生于甘肃庆阳的农家男孩来说,苦难曾经选择了他。7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瘫倒在床。16岁时,他失去了母亲。那一年,他考上了离家50多公里远的庆阳师范学院。他不能把瘫痪的父亲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就卖光家当,背着父亲去上学。
在他选择背起生活的重担和希望之后,社会的聚光灯打在了他的头顶上。1996年,他在师范上学的第二年,当地媒体报道了他的故事。之后,《中国青年报》在教育导刊的头条发表通讯《背起父亲上学》,被100多家报纸转载。这个少年的孝心和坚韧,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李勇一下子成了公众人物,收到过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
社会给这个少年的赞誉还不止于此。一天,时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翻开办公桌上的《中国青年报》,读到《背起父亲上学》这篇报道。他很感慨,“我的儿子就缺少这种精神”,便想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1998年3月,以李勇为原型的电影《背着爸爸上学》上映。这部电影在当时成为很多中小学的励志教材,不少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去电影院观看。就这样,刚迈过成年这道门槛儿的李勇,被社会推到了“榜样”的位置上。
很多人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过,作为榜样的李勇,面对社会不断为他叠加的赞美和期待,却一度陷入了成长的烦恼。在庆阳师范学院读书时,李勇每学期有一半时间在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再也没有自由”。他忙着演讲、作报告,认真“履行”一个榜样的职责。不过,这个年轻的榜样,很多时候是被外界的力量推到话筒前,“自己无法选择”。
“成为全社会关注对象后的那一段时间,是我心灵上最痛苦的时光。”如今,来到中国青年报社参加“报道对象回家”活动的李勇,跟自家人袒露心扉。
社会的关心和期待,改变了李勇的生活境遇,但也带给他很大的压力。他开始在意周围人的眼光,“走在街上,总觉得有人在指指点点”。他担心做错事,甚至说错一句话,便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在学校,他觉得自己“高处不胜寒”,周围的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的朋友很少。
“长期以来,我都想找回最普通的自己。”李勇因为勇敢地背起生活而被人赞叹,但他也要学着如何应对名声带来的焦虑。一有空,他就去图书馆看书,“读很多名人传记”。在一次次同古今圣贤“对话”之后,李勇感悟到“要以平凡之心对待一切平凡而又不平凡之事”,从此安然走过青春期。
昔日背着父亲上学的模范少年,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比起当年他在媒体上留给人们的印象——黢黑和瘦小,现在的他胖了些,也更成熟了。4月26日,李勇在访谈中恳切地说:“我命运的改变与《中国青年报》是分不开的。”
目前,李勇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老师,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博士生。在海运仓2号的“家”里,回忆起与中青报有关的青春,他已能平和地看待过去的经历。读完师范后,他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西北师范大学,“这与社会通过中青报关注我而带来的压力,当然也是动力,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中青报的报道,李勇人生最大的可能,就是师范毕业后回老家做一名乡村教师。“不是说当乡村教师不好,而是说我的人生不会到今天的高度。”
这次来报社,李勇急着去拜访同被邀请回来的乔安山。“乔老爷子70多岁了,还在宣传雷锋精神,真让我感动。”在乔安山身上,李勇能找到共鸣。这些年,他一直热心给学生作励志演讲和报告——现在的他站在话筒前,是“自觉自愿的”。
在李勇的简历里,“自我评价”一栏写着“热心公益事业”。“社会给我这么多的关心,我当然也要回馈社会。”他为西部贫困县募集过教育捐款,4年前还和朋友一起在家乡中学建起“春晖班”,为经济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曾经,年轻的李勇被社会树立为榜样后,有过“迷失和焦虑”。不过,他找回了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