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师,这是我的预备党员考察鉴定表,您帮我指导一下。”
“蔡导,这学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我选择这个项目,您看行吗?”
“栋哥,我的选修课还可以再重新选一下吗?”
……
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辅导员办公室,办公桌上整整齐齐摆满各种学生材料,辅导员蔡冬栋还不时要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他耐心解释、认真回答。“我已经习惯了,每天都要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辅导员的工作。我们的办公室都是开放式的,这便于学生随时与我们沟通。”蔡冬栋笑着说。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以“让学生从容面对未来”为工作目标,不断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完善“工作有平台、发展有方向、学科有归属、专业有依托”的辅导员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践行着“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大学的庄严承诺。
为学生传递正能量
辅导员——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对祖国、对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骨干力量。
黄河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会利说:“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辅导员队伍。学校一直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黄河科技学院共有专兼职辅导员144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达52%,师生配备比为1∶177,高于教育部1∶200的要求,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刚工作一年的蔡冬栋骄傲地告诉笔者:“做辅导员最幸福的事就是学生能把你当成朋友,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告别高中初到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大部分新生都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生军训期间,辅导员作为军训教官全程跟随,通过同训练、共生活、谈理想、聊心情,拉近师生距离,并利用QQ、飞信、微博等与新生充分沟通,营造一种既是师生更是朋友的氛围,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座谈会、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围绕国家时政动态、社会热点、学校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党校与校卫队为抓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德育模式是黄河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创新。辅导员将新生的入党教育同入校教育、思想教育、军训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和校卫队的实践平台作用,激发广大学生积极追求政治进步的热忱,每年新生军训结束后都有90%以上的学生提出入党申请。
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度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黄河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丁松林在介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时说:“2008年以来,我校共发展学生党员5809名,截至2012年底,在校学生党员比例达10.27%,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靠拢党组织、追求政治进步的良好思想氛围。”
“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该怎么去?这是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始终的一条主线。”主攻就业指导、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认证的刘伟说,作为辅导员,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帮学生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
新生入校伊始,黄河科技学院的辅导员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社会岗位需求、工作性质到大学期间的学习方向进行详细解析。充分利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手册,通过职业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有全面的了解,结合升学、就业、创业三大方向,引导学生主动设立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目标,初步确立职业方向。辅导员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小档案,对班级进行职业规划分析,及时督促学生修订年度奋斗目标,完善职业生涯订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目标的推进过程中,辅导员适时关注与督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建设性的意见,让目标在推进中愈加清晰。
谈起职业生涯规划带给学生的益处,体育学院辅导员孙建鹏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因为他所带的2011届体育教育专业61名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30人,特岗教师9人,招教7人,公务员1人,自主创业3人,成为全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典型案例。
孙建鹏常给学生说的一句话:“当你们遇到麻烦,感到困惑时,能够想起还有我这个辅导员在你们身边,这才是我的成功。”
陪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号楼412宿舍,楼管会干部佳睿正在指导大家整理内务,“被子这样叠才能叠成豆腐块,枕头放在这边会好一些……”她和同学们有说有笑、相处得很是融洽。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女孩,一年前竟会因为和室友处理不好关系而要求退学。
“作为辅导员,我最期盼的是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张丽丽老师如是说。
学习困惑、就业压力、情感问题、人际关系敏感等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辅导员仍惯用以往说教的方式显然落伍了。黄河科技学院的辅导员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将心理咨询中“真诚倾听,双向沟通”的理念用于班级管理,把“辅导员说,学生听,照着做”转化成“学生说,我来听,在‘真诚倾听’的同时有‘共情’”。辅导员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让学生感觉被理解、受尊重,从而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发现佳睿与室友关系不和后,张丽丽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先给她调整了宿舍,然后多次与她倾心交谈,鼓励她、开导她。通过一个月的努力,佳睿由被动交往到主动交流,由怯于交谈到主动沟通。现在的佳睿已经成为院团委干部、预备党员,在班级民主测评中,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在学生管理中,辅导员有许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要做,在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显性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隐性问题。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这也对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黄河科技学院为辅导员确定了学生事务、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等五个业务主攻方向,辅导员可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和实际情况,选定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业务主攻方向,在工作岗位上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学校主攻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33名辅导员,20人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主攻就业指导方向的34名辅导员,25人取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
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心理学教授程绍珍说:“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同时,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心理健康专题网页和心理信箱,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并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提前干预。”
点点滴滴见大爱
徐卫英,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学生,大学四年共获得4次特等奖学金、两次一等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当大家称赞她取得的成绩时,现就读郑州大学研究生的徐卫英总会说:“我要感谢我的辅导员张换珍老师。”
徐卫英来自农村,所有的家庭收入仅靠年迈多病的父母种地所得,第一学年的学费就是家里东拼西凑才交齐的。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徐卫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第二学年交学费时,家里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徐卫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在得知情况后,辅导员张换珍说:“绝不能让这么优秀的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退学”,毫不犹豫地拿出一部分钱帮徐卫英把学费交齐,还帮她申请国家资助并为她联系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此外,学校还专门为她发放了“十佳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在学校和辅导员四年来持之以恒的关注与帮助下,徐卫英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大学研究生。辅导员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真的没有做什么,是我的学生争气。在黄科院,无论哪位辅导员遇到这种事,都会像我这么做的。”张换珍质朴地说。
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说:“像徐卫英这样通过资助顺利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在我校还有很多,学校始终坚持‘资助为先,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已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补、免为辅的多元化、分层次、全覆盖的资助服务体系,着力为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打造一条绿色通道。”
如果“爱”是感情自然的流露,那么“严”就是辅导员对学生的“爱”的另一种表达。比如说,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每天进宿舍、每个班级建立三级安全网络小组、每逢周班会尤其是节假日必须强调安全问题等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每位学生的在校安全。
大学四年,黄河科技学院的每一位辅导员陪伴着学生共同走过点点滴滴。他们正是以崇高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张换珍老师的《辅导员工作日志》中,班级教学情况、听课记录、走访学生宿舍情况、与学生谈话情况、与学生家长联系情况、贫困生资助情况……每一页、每一个内容都记录得很认真。像这样的《辅导员工作日志》,黄河科技学院每位辅导员都人手一本,它不仅记录了每位辅导员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每位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历程,更见证了黄河科技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
“在这里,辅导员给我们的不再是保姆式的管理,而是引领我们实现前进目标的指导,他们是我们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的领路人,是他们为我们插上了圆梦的翅膀。”黄河科技学院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辅导员。
(陈芳)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