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阅读疗法

有后劲的孩子才有竞争力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4日   11 版)

    《高考成功 赢在心态》

    张丽珊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本书的价值,不是它告诉了你什么,而是它传递的理念,给了你怎样的思考。

    心理专家张丽珊的新书《高考成功赢在心态》这次要说的,是高考。

    书里通过对高三学子的咨询,展开了异地求学、成就紧张、习惯性考试焦虑、被出国留学干扰等与高三有关的话题。随着这些话题的铺开,张丽珊传递了自己对教育、对亲子关系的看法。这些故事我们很熟悉,因为故事已经超越了自身,成为高考年里的“类事件”。一个故事,呈现的就是一个群体,代表了无数家庭。

    教育是个大话题,高三仅仅是一个阶段,当然也是无比重要的阶段。如果整个学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那么高三则是阶段性冲刺的一年,迈过这一年,你就有可能相对从容地走上那么一阵子。但如何顺利迈过这一年,是个值得一说再说的话题。

    说到考生,绕不过家长。

    第一类:知识型。这类家长学历通常不低,自认为不缺乏教育理念。他们自己读了很多论述教育的经典作品,有了孩子后,开始用书本上的知识养育孩子。他们未必吃得透这些源自西方的、旨在鼓励孩子自由和创新的教育理念,但说起来一定头头是道,灌输起来也不遗余力。你一定可以想得到,当他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升入中学,面对老师的小教鞭,多少会有一些水土不服。

    第二类:竞争型。这类家长无论自身学识如何,有一点是他们认定的,那就是“有竞争力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所以,在每一个学年,他们最注重的就是孩子的成绩有没有提升几个名次。他们以周围学习好的孩子为坐标,设定自家孩子的成长曲线,而进步的标准,就是各方面比周围的孩子高那么一点点。他们不知道,有竞争力的孩子不是因为每一步都不落人后,而是因为他们后劲很足。

    第三类:从众型。这类家长自己没有主心骨,他们做决定时永远在看别人。他们很忙,到处询问“你家孩子还上网看课外书吗”,“你家孩子出国吗”,“你家孩子报了什么班”……他们也很累,拿到了这些信息,他们就要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最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忙来忙去、孩子奔来奔去,到头来却没抓到自己的主线。

    说到这儿,家长可能要不满意了。我的理念不先进吗?是中国的教育现状太落后了。竞争不好吗?那些号称“儿童MBA”的教育项目人头攒动,学费不亚于一个正牌的MBA。我不应该看看周围孩子处于什么水平吗?家有考生谁不眼观六路,这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当你对教育持焦躁、抱怨、不自信的态度时,传递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高三这一年的主角更是孩子。在学业生涯中,谁都可能遇到压力和烦恼,关键是自己能够掌握节奏,让自己顺利地走下去。学习这事情,本来与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只是一种难得的冒险。当然,这险没人能替谁去冒,只有靠自己去摸索前行。

    可是在现实中,有多少人把学习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来看待呢?不信,你问问周围孩子,学习是什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还是基于喜爱的选择?我不知道这种现状是如何形成的,我只知道,无数家长都在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现阶段,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期末考得好,你提什么要求都可以。”家长说这话的本意似乎是在促进孩子的学习,但到了孩子那儿,最简单的逻辑就是:除了学习,你们还关心我什么?孩子们同时也在盼望,什么时候能够不再这样拼命学习。

    是的,学习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是我们放了太多的东西在它上面,所以它变得沉重了。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可能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他们可能对异性有好感,他们还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有这么多话题点,家长却只盯住学习不放,其他的一概不谈,想想这样的交流是多么不在一个频率上。

    把眼光从学业上收回来一些,多关注与成长的后劲有关的话题。学业只是伴随成长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当孩子遇到问题愿意与你沟通,当你愿意说出自己对这些事的看法,当你们都把对方看成是成熟独立的个体,无论对谁,都是一件幸事。

    真正的知识是你离开书本,仍然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希望父母和老师给孩子的,是真正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书本中那些。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14日 11 版

高三的节点闯过去
如果没有一颗上进的心
适度饮酒也会干扰睡眠
有后劲的孩子才有竞争力
看台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