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小孩子都会对“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充满企盼。但在小学生佳佳眼里,过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就像闯一个难关。
离儿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湖南沅江的这名小学生,“为了给学校争荣誉”,几乎每天都按要求参加节目排练,一遍又一遍。
“‘六一’儿童节本来就是我们的节日,现在却变成了你们大人利用的工具,我们只盼望着儿童节快点过去,真的,快点过去,明年最好不要再过了。”佳佳半夜里溜进家里的书房,在电脑上敲下这些表达失望心情的字句。
和佳佳一样,很多孩子开始畏惧这个由成人设计的节日。它本应是成人世界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却变成一种学校、父母等大人们自我满足的工具。
有的学校不顾学生意愿,相互攀比而搞大型文艺汇演;有的父母见孩子放假没事干,给他们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有的官员走马观花地慰问,说几句要爱护儿童的套话,看两眼孩子们编排的歌舞,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在这个按成人的思维设计的节日里,我们的孩子在哪里?
他们在阳光暴晒的操场上,就像佳佳,顶着日头,流着汗水,圆润的脸蛋晒得黝黑,却在坚持排练。
他们在补习班或狭小或拥挤的教室里,看书听讲,埋头做题写字,心里却想着真正过一次轻松快乐的节日。
他们在迎送的红地毯两边,在隆重仪式的角落里,在舞台上卖力地跳和演,在台下耐着性子陪着看。
这些不是抱怨式的想象,在过去的很多个儿童节里,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事实。在即将到来的这个儿童节,它们依然可能是很多孩子逃不过的痛苦。
大人们习惯了以自己的方式来定义孩子们的快乐。而孩子,不过是演绎这些“快乐”的道具。大人们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也成了衡量和评价儿童节的尺度。
可是儿童节设立的初衷,本是为了保障儿童的根本权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是要尊重儿童,而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游戏的权利,尊重儿童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尊重儿童选择的权利。
拿这些条条框框来比对,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儿童,才是儿童节的主体。在即将到来的这个儿童节里,与其让家长累,老师累,领导赶场慰问也可能累,孩子忙忙碌碌更累,不如把这个节日真正地还给孩子们。
小学生佳佳发在红网上的诉苦信,引起很多老师和家长的讨论。5月13日,红网挂出的一项同步随机调查显示,有八成多的家长表示不赞成学校举办“六一”大型文艺汇演,或称需尊重孩子的意愿,而赞成的不到15%。
湖南省沅江市教育局局长刘振坤给佳佳写了回信。“从今年开始,我们将通知你们的老师,‘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不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让你们真正感受到节日的快乐。”这位局长还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调查了解,如果有学校不顾学生意愿,相互攀比而搞大型庆典,加重孩子的负担,教育局将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这是我们欢迎的改变,也是孩子们期待的改变,并且是可以推广的改变。
在成人世界里,大人们应负起的责任,是解决教育异化而产生的问题,比如功利化的教育体制,繁重的课业负担,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等等。一个能够保护儿童健康、快乐、平等成长的社会环境,比任何节日礼物都重要。
孩子不是大人作秀的附庸,也不是家长用来标榜和炫耀的“挣分机”。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意志。在这个往往为成人意志所操控的节日里,孩子最需要的,恰恰是从成人世界里解放出来。
因此,尊重孩子们,把他们的节日还给他们,比任何以成人思维设计的庆祝都要有意义。给孩子们自由,就是对儿童节最好的庆祝。正如那位教育局局长所说:“就把这个当成是送你们的小小礼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