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个人想要的工作氛围与组织单位里实际的工作氛围,不可能完全一致。团队成员的性格千差万别,工作氛围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只能是多数人接受的“共识”。对新成员或者个性很强的人来说,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融入其中,还是坚持自己?
在心理专家仲理峰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客观看待企业或组织制度、领导风格、同事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进而做出选择。而良性的选择过程应该是磨合之后,在企业或组织与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点。
如果说一个单位的工作环境是“硬实力”,那么,工作氛围就是“软实力”了。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体现在办公室的设计、装饰以及企业标识、口号等外在的企业文化元素上,同样,也会体现在多数成员对单位制度、领导风格、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感知和认同上。
“工作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组织成员的心理环境,是多数人对同一个外在环境内化后产生的共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仲理峰表示,工作氛围是隐蔽的软实力,好的氛围让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高;坏的工作氛围让人觉得压抑,满意度低,不利于组织和个人的发展。
仲理峰表示,良好的氛围会让人觉得工作“就像鱼儿在海里游泳一样舒适”。不过,尽善尽美的工作氛围可遇不可求,对个人来说,与企业或者组织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是判断工作氛围好坏的核心因素。
是多抱怨还是少说话
王文最近心情抑郁。
首先,他辛辛苦苦写的材料,递上去,老总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王文试图让自己丢掉这种小学生“求表扬”的心态,但是一想到办公室里其他人悠哉游哉,而自己累死累活,他就气愤难平:工资一样多,为什么干活的总是我?
王文写的东西又快又好,每逢有艰难的任务,老总想也不想就会派给他。开始,王文还能收获领导认可这样的精神奖励,可当这成为领导们的惯性思维时,王文就有了得不偿失的心理落差。
有时候,他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去外企。在那里,制度规范,执行严格,加班会有加班费,起码还有个物质安慰。国企更像是机关,工作氛围虽然宽松,却爱讲奉献,多劳不能多得,比如现在,谁也不会觉得加班是个多么不得了的事,熬夜了第二天上午可以不来嘛。
开始,王文的抱怨还是间歇性的,可同事们只觉得他矫情,随着发作频率越来越密集,有人受不了了。
当王文跟严丹抱怨总要加班加点、熬夜辛劳时,人家毫不客气地说,“要么,你就扛着,领导找你你也别写;要么,你就别怨这怨那。”
王文被噎得半天没吭声。这次之后,王文总觉得跟严丹的相处很不自在,尽量避免跟她打交道,两人逐渐疏远。到后来,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之间连话都懒得说了。
“跟同事之间的个人恩怨只是个体感觉,不能作为判断工作氛围好坏的标准。”仲理峰说,工作氛围是一种弥漫在成员之间、能够共享的大气候,比如公司文化、价值取向、基本信念、心理相容程度等,这些才是工作氛围的主要内容。
不过,有时候,人们会被一些枝节问题所左右。比如,某个关系很好的同事离职了,这段时间心绪不佳,就会有跳槽的可能性。但是,企业或者组织的“大标准”才应该是个人决定去留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一个喜欢做项目创造经济收益的人来说,一个倡导科研创新的研究机构就不会契合他对氛围的要求。
当然,个人要通过看、听、想等各方面的信息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仲理峰认为,企业或者组织在向员工传递信息时,要满足公开及时、清晰无误、上下一致三个要素。否则,既无法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会破坏共享价值观的基础。
是忍耐还是离开
一想到明天是周一,李维的脑子里马上就会冒出一幅灰蒙蒙的画面,而正中央是朱总的大头照。
没错,这位刚刚被“扶正”的副总已经成了他心情不佳的最大原因。
在此之前,部门经理秉承了一个技术公司的优良传统,他认为能写好代码的人是部门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技术支持,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空话。”在重技术轻市场的部门领导治下,李维觉得充满希望。比如,部门内部季度评优,先考虑技术人员;向集团公司推优,技术和市场的比例是3:2;每年定员工等级,一等总是技术人员。
而这些“荣誉”叠加的结果,就意味着个人良好的发展前途。
可自从朱总接任后,李维觉得一切都变了,人还是那些人,但工作氛围却不一样了。
朱总以前是主管市场销售的副总,这样的经历,让他非常了解“市场人员的不容易”,出差、喝酒、应酬,不是说谁都干得了的。而且,“没有市场就没有订单,哪来的业绩?”
每每部门大会,李维就会听到朱总的上述言论。虽然还是同一个部门,还是同样的业务分工,但侧重点完全不一样了。而大政方针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市场人员的全面逆袭。
比如,他们的差旅费不再定标准,基本实报实销;通讯费、交通费,他们的额度也高于技术人员;如果你不能实现某个市场需求,一定要说出“通俗易懂”的理由,否则朱总就会要求技术人员“攻克难关”。
“不受重视”的感觉折磨着李维,原来引以为豪的工作突然就变成了边角料,落差之大,让他萌生去意,但一想到往日的成绩,他又舍不得放弃,只能忍着。
在仲理峰看来,一个组织的目标、战略的调整,抑或是领导风格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感知和态度,也就是说,工作氛围不可能一成不变。比如,有的单位重视创新,那么,在创新领域的投入就会增加,研发团队会备受重视,晋升渠道也会比其他员工更顺畅。当然,对一个持保守观念的领导来说,发明创新不但会增加成本,还会带来发展中不确定性的风险,因而也就不会在政策、制度上对研发团队倾斜。
“外在环境会内化为个人的感知,带来员工行为和情绪的变化。”仲理峰说,对管理者而言,哪些因素会引导工作气氛的改变,有哪些反应,要做到心中有数;而对个人来说,“忍耐”绝不是一种好的应对之策,长此以往,工作表现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仲理峰的建议是,客观认识环境变化,准确理解外部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审视自己的态度,“如果大单位的主流氛围没变,只是小部门的小变化,那只需要做个小调适,比如,可以考虑换个部门。”
是融入其中还是坚持自己
林立入职三个月,却觉得跟3年一样漫长。
这是他的第二份工作。林立原先在一个杂志社当编辑,半月一刊,他已经习惯了平常睡觉睡到自然醒,再用两天的通宵熬夜做抵偿的作息方式。乍富乍穷的日子过久了,林立觉得自己快要被现在朝九但晚不能五的“秘书”工作逼疯了。
说到底,林立的新选择是从现实出发的。在这个什么都要看“户口”的城市生活了3年之后,林立决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与那些从学校一毕业就考进机关的人相比,林立的适应过程更像用橡皮擦掉纸上原有的素描,在若隐若现的笔画中寻找新的构图。
然而,改稿往往比写稿更难。
在杂志社,领导比林立大不了几岁,他们常会为了选题没大没小地争个没完,领导的想法被否决是常有的事。偶尔碰上领导表示不懂的网络词汇,林立和其他同事还会群起而攻之,调笑奚落地不亦乐乎,而领导不以为忤,甚至还会请大家吃个饭。
在机关,优先考虑级别观念,服从比创意更重要,林立学会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事事请示汇报。有一次,别的处派人来要一份去年的统计资料,林立打电话给领导没找到人,对方催得急,他就先给人家了。结果可想而知,林立被语重心长地好一顿教育,领导要求他深刻思考,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今后绝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谨小慎微”是林立三个月来最深的感触。跟领导相处自不必说,跟同事打交道也是如此,要讲究资历、年龄,小同志事事冒头会被贴上“不稳重”的标签。
虽然改变风格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林立常常安慰自己“有所得必有所失”,更何况,学会谦卑未必就是坏事。
“改变个人认识是个积极的做法。”仲理峰说,人的心理活动从感知开始,感觉影响态度、情绪,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比如,部门领导把最累的活儿交给小王,一种认识可以是,他给我穿“小鞋”,他在故意针对我,对这种不甚愉悦的上下级关系,只能辞职走人。另一种认识可以是,谁也不能保证总能碰到与人为善的领导,这是个锻炼的机会。
“个人想要的工作氛围与组织单位里实际的工作氛围,不可能完全一致。”仲理峰说,团队成员的性格千差万别,工作氛围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只能是多数人接受的“共识”。对新成员或者个性很强的人来说,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融入其中,还是坚持自己?
在仲理峰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客观看待企业或组织制度、领导风格、同事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进而做出选择。而良性的选择过程应该是磨合之后,在企业或组织与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