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接地气”使高职生价值倍增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8日   T02 版)

    学生在院科技文化节闭幕式上表演茶艺

    高职院校何以“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政府或所属产业、行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政校企行协同创新、联手打造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植根于产业园区,在有“人气、企业气、产业气”之地深耕。据麦可思2011年报告显示,该院毕业生创业率达3.4%;2013年就业持续火爆,多个专业学生因为人才紧缺,一年级即被提前“预订”。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赛区选拔赛中,学院有44支代表队获奖,机器人技术应用、工业机械手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等7支队伍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和最本质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质量第一的体现,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接地气”设专业,毕业生被“抢购”,使高职生价值倍增。

    一、“接地气”,从新生入学教育做起

    高职生价值增值,需要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想学习,有优质教学环境;想创业,有教育实践平台;想发展,有区域产业提供的广阔职业舞台。

    中山市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学院紧贴中山“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经济结构,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建设模式。在充分调研专业镇发展规模、层次和人才需求规格、数量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开设专业,并针对产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目前,学院共开设33个专业、55个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中山所有的产业形态。学院着力探索“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作共进,协同发展”的方式展开资源整合,与政府、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学生学好专业、掌握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据麦可思公司调查结果显示,该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4.4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高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对母校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元的职业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学院紧扣中山市创建创新创业型城市发展定位,树立了“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理念,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实施工作;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创业讲师组成的“三师”结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出台了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教学工场管理制度等;建立了创业课程、创业园、创新创业工场、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形式、多层级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战活动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充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更多学生主动创新、实践创业。

    2010年,学院公选课《创业实务》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当选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2012年,学院成为国内开设创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填补了国内创业人才专业化培养体系的空白;年底,学院当选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经过数年培育,在校内,创业园有了一批颇有“成就感”的“小老板”;出社会,孵化基地走出一批“踌躇满志”的“企业家”。这种通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做法,被著名职教专家称为“非常了不起的培养创新创业学生的发展模式”。

    黄前亮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2007级动漫专业学生,2010年底与创业团队成立中山市吉士科技照明公司。公司将产品定位在拥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的LED照明领域。仅一年时间,吉士公司已经由18万元股本发展到150万元的固定资本,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并带动40人就业。

    2010届毕业生罗敬锋,是中山成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在良好创业氛围的影响下,罗敬锋大学阶段便萌生创业念头,并系统接受了学院创业教育。刚毕业,罗敬锋就全身投入公司的筹备之中。该公司主营教育咨询,兼营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目前在这里接受教育培训的学员已达千余人。罗敬锋说,按照目前的规划,他们打算以后每个镇区都建一个分公司,年底就准备在板芙建立第一个分支机构。

    二、“解难题”,实习生化解企业危机

    高职生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使高职生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劳动得以受到尊重。

    “中山职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勤于思考,敢于尝试,是真正能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才。”去年的一天,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收到珠海市晶芯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学院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朱旭升、黄治明在顶岗实习期间,帮助公司解决了一单项目危机,为公司挽回近百万的经济损失。据了解,珠海市晶芯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和经销集成电路的微电子专业公司,因为发往日本的墨盒芯片出现了元器件值偏差,跟货的测试架无法检测出出错的货物,急需设计一个新测试架,而公司技术指导又在外出差,一时间陷入僵局。正巧当时中山职院学生朱旭升、黄治明在公司实习,表现出色,公司便将这项任务交给了他们。

    由于目前业内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针对性检测墨盒芯片各种问题的测试架,朱旭升、黄治明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除了要排查出故障缘由外,还要制作专门的测试架以便于客户挑选出问题产品进行退换货。经过反复测试和实验,两人终于在一个星期之内把测试架成功研制出来,并附上详细的说明书及时寄给了日本的客户。“这个测试架的成功研制对公司的意义非常重大,既成功留住了客户,赢得了口碑,又为公司减少了经济损失,妥善处理了质量危机。”晶芯公司总经理王旻表示。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得益于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其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强化“行动导向——工学互进”理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基于所选产品的真实流程序化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基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训练计划及企业的生产情况,实施针对性授课。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岗位能力牵引等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方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产业)、现代职业素质要求(职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和监控(学业)、学生实习与工作(就业)“五业”对接,培养“实践+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启动了全院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这项工作旨在通过2~3年的努力,对全院各专业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基于职业能力的项目化改革,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测评。同时,系部进行了多形式教学模式探索。如动漫专业建立大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四层次工作室制”的“校中厂”,数控专业建立校内学习理论、驻厂锻炼技能“双轨系统”的“厂中校”等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专业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促进师资建设,改善教学效果。

    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内竞赛屡获大奖。用人单位满意度很高。学生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在广东高职院校名列前茅。由6名动漫专业学生组成的律动动画工作室以三维动画制作见长,他们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乐比优优三维动画的部分制作项目和由杭州动漫企业转包过来的多部三维动画片的制作工作。该团队被某风险投资公司看中,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和市场预测评估,该公司准备收购整个工作室。

    三、“闯市场”,凭实力拼出一片天地

    由于专业核心能力过硬、创新能力突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多个专业毕业生被企业提前预订一空。中山的机械化焊接技工人才十分紧缺,部分企业一下就要几十个焊接专业的学生。一听这个数字,学院不禁犯难了:毕业班的学生早就定了工作,倒是有一批学生要在下个学期开始实习,可是总数还不到30人。有限的毕业生抢完了,企业就开始抢实习生,最后焊接专业只好连一年级的学生也先预定出去了。

    “学生挑企业”的专业还包括电梯、灯饰、服装等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2013届电梯专业毕业生郅杰在今年年初签订了就业合同。上个学期末,他在一场毕业生招聘会中给几家国内比较有名的电梯公司投递了简历,事后便收到了日立电梯、三洋珠海等公司的入职通知。最后,他选择了三洋电梯。“这家公司虽然厂区规模不太大,但很有发展潜力。像我们这些刚就业的新员工,工资一般,但福利待遇很好,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郅杰认为,技术领域的岗位起步都比较辛苦,但只要摆正心态肯学肯干,前景并不差。

    来自中山职院的一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报告显示,中山职院电梯专业毕业生平均工资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10%以上。学生工作一年后进入车间班组长、安装队长、技术员岗位的比例接近29%,工作两年后进入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比例达41%,毕业三年后进入车间主任、部门主管等企业中层岗位的比例超过12%。其中部分学生被选派到澳洲、印度、新加坡和港澳等地工作。

    除了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以外,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学生职业心态和人生心态的建立。在一次面对面交流活动中,吴建新院长对学生们说,相对于文凭、知识或技能,企业招聘更看重的是员工做人的素质,虚心踏实、健康向上的态度能赢得更大的职场空间。中山职院学生乐于从基层做起,以经验之长补大专生学历之短、以实力之优补高职生口碑之缺,在就业市场占据了有利位置,并在未来的职场发展中有更充足的后劲。

    陈堪尧是灯饰专业的大三学生,还没毕业已经在中山市信鸿达灯饰公司上班了。一开始,陈堪尧是从流水线上做起的,像普通工人一样每天工作八小时,学习具体操作。由于能力出众,短短四个月后,他很快从普通工人晋升为拉长,手底下管理着20来个员工。回想起从流水线上工作的日子,陈堪尧说:“我是农村出来的,这点苦不算什么,何况我们学这个专业的,肯定要先从底层做起,才能掌握过硬的技术”。

    经管系2011届毕业生叶小琴则一直在建材外贸公司工作。最初,因为公司规模小、人手紧,叶小琴独自管理公司业务和人民币及美金账务。初入职场的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熟悉了外贸流程、操作,以及与外贸息息相关的物流和美金兑换操作,平日跟大单、兼管账务以及公司其他事宜,被大家称为公司“一把手”。

    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积极发展,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技能型人才,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对此,吴建新院长讲,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有理论,能操作,就业不是一般意义的上岗,而是能够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的增值。

    (姚晓波  陈秋媚)

分享到:
“接地气”使高职生价值倍增
培养职业素质 助力学生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