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从“新”开始 成就教育发展赛场上的“常胜将军”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8日   T07 版)

    三年来,在天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从未落后过。2011年6月,该校喜获团体赛事两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2012年6月,再获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的佳绩;今年,出征的九江职院参赛队伍依然对大赛充满信心。

    一直以来,在教育发展的大赛场上,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也一直跑在前列。从全国首批10所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从江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着足够的“高职教育我先行”的自信和豪气。

    “永争第一,是有着军工背景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精神的重要部分。”院长魏寒柏博士这样说。“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领跑者。”

    新办学理念——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2012年夏天,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共吸纳全省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13家、职业院校7家。

    “校企合作水平不够,一直是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组建集团后,学校可依托职教集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成员单位的深度合作。”魏寒柏博士高兴地说。

    他介绍道,一方面,我们选送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成员院校指导专业建设,利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的先进自动化、机械加工技术等师资培训项目,为成员院校培训教师。另一方面,依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为成员企业培训员工。

    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面向集团成员单位,打造开放式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与成员单位联合组建了“九江区域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为合作单位开发了空间导电环等多项产品,解决了合作单位的实际困难,有效提高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新培养模式——实施工学交替育人

    时间刚近5月,在校园里就找不到毕业班船动1002班学生的身影了,他们都提前到了工作岗位。“因为在学校学得好,大家技术底子好,动手能力强,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很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该班的陈治兵同学说。

    近年来,该校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的新路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按照“找准目标、选好内容、找对方法”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培养为目标,与企业合作重构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创新并实践了“四学段校企交替”、“真实产品、典型工艺、学做合一”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过程不再封闭,形成了“企业参与教学时间明显增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明显优化、学生职业能力明显增强”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同时,学校按照岗位工作特点和能力要求创新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并通过引入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开发并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项目等,使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落在实处,做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不断提高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较高。

    “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的办学思路带来的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学校广泛开展各类创新大赛并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共有近千人次获奖。

    新全能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办高校,大楼与大师缺一不可。大楼,就是要有好的硬件设施;大师,就是要有一流的师资力量。

    学校轮机实训中心的熊振林老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还有着近十年的航海经验,他的课真实生动,学生们都很喜欢。一位同学说:“熊老师的课,接近实际,贴近需求,上他的课动手能力提高得很快。”

    像熊老师一样,具有“双师”资格的老师在学校还有很多。这些老师既是文化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又是工程技术人员,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目前,学校已有国家级教学团队两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西省高校名师等34人,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市拔尖人才等18名,初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新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变化设专业

    九江襟江带湖,发展船舶工业基础扎实,得天独厚。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几年来,先后新设了船舶电气自动化、船舶焊接技术、船机修造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检验、船舶电子与通信等专业,很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物竞天择,学校只有在不断适应社会中才能求得快速发展。目前,学校有58个高职专业,涵盖了船舶、机械、电子、管理、汽车与建筑等领域,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工学、管理、经济、文法等专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专业群,专业结构与船舶行业的技术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专业的转变很好地满足了一些企业的新需求,招聘会上一家造船厂人事部负责人说:“由于企业要升级改造,需要一些新专业的人才,开始一直担心招不到人,没想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刚好设置了这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累计为船舶军工行业和江西地方培养和输送了10000余名紧缺高技能人才,仅船舶军工行业即吸纳2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其中部分毕业生在两大船舶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就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蔡克告诉笔者,我们的学生招得来、教得好、出得去、留得住。

分享到:
技能大赛为选手点一盏明灯
“你们有立地的本领,顶天的能力”
从“新”开始 成就教育发展赛场上的“常胜将军”
寻梦·追梦·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