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常回家看看”入法:66.9%受访者支持 11.7%反对

64.4%受访者直言身边年轻人在父母养老问题上有忧虑

本报记者 王聪聪 实习生 林志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09日   07 版)

    漫画:金艳

    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被称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即“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的规定格外引人关注。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进行的一项有32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6.9%的受访者支持“常回家看看”入法,11.7%受访者表示反对。63.3%的受访者表示“常回家看看”入法对自己探望父母的次数没有影响,21.2%的受访者表示法律实行后自己会增加探望父母次数。

    31.4%受访者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强调了孝道的社会价值

    公众怎么看“常回家看看”入法?调查显示,31.4%的受访者认为“强调了孝道的社会价值”,30.8%的受访者认为“是一种倡导性规范”,23.6%的受访者认为“是一种法治的善意”。同时,16.7%的受访者认为此规定“混淆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8.8%的受访者认为是“公权干预私权”。

    北京市民白羽去年刚有了孩子,她的父母现在和她住在一起帮忙照顾小孩,公公婆婆则仍在老家河北石家庄。石家庄离北京虽然不远,但是他们夫妻俩以前每年也就几个节假日会回去看一看。现在,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出门就更不方便了,更多时候是爷爷奶奶到北京来看孙女。

    在白羽看来,年轻人尽孝有很多种方式,不能完全用探望父母这一件事情去评价。不过,如果子女经常不回家,肯定做得不够好。所以,“常回家看看”入法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一根弦”——提醒子女要多去看望父母。

    老家在河南郑州农村的90后打工者巩新表示,她曾看到一个老人,有好几个孩子但都不孝顺,老人把子女告到法庭,虽然最后法律支持了老人的诉求,但他们之间的亲情却没法挽回了。“经常回家看父母是一种良知。如果一个人没有良知了,法律再怎么约束也没多大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姚远认为,立法在引导年轻人更加积极地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为父母尽孝养老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他同时担心这个法律规定缺乏约束力。“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更需要子女持续的关怀。仅靠法律形式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相比于立法,我们更应该营造一种良好施孝的社会氛围,让子女从内心深处感到养老不仅是个人行为,还是一种社会责任。”

    64.4%受访者直言周围年轻人在父母的养老问题上有忧虑

    “不是我们不想回家,而是没法儿常回去。”北京某国企职员张烁和周围不少家在外地的朋友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老家。平时如果因为一些事情回家,工作很可能就没了。“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父母总会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常只有我们打电话主动去问,他们才会说前一阵儿出了什么事。我有个朋友,他母亲做了支架手术,两个月后他才知道消息。”

    在北京当保安的赵力是一个60后,他感觉他儿子赡养父母的压力非常大。“他要养我们老两口、岳父母,还有我父亲也就是他爷爷,那边还有姥爷。小两口如今刚有孩子,我怎么指望他们呢?”

    调查显示,64.4%的受访者直言周围年轻人在父母养老问题上有忧虑。

    姚远认为,从子女角度来说,赡养父母受制于两个层面:一是“心”,即养老意愿;二是“力”,即养老能力,包括经济上和时间上。他觉得现在年轻人在父母养老上往往处于一种“有心无力”的状态,经济能力、工作压力、养儿育女等因素造成年轻人在“心”和“力”上不平衡。“责任压力”与“能力局限”之间的矛盾是造成青年孝敬父母焦虑的根本原因。

    66.0%的受访者期待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谈及将来怎么养老,赵力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靠自己。“我儿子要养孩子,开支会越来越大,真怕小两口承担不起。我们农村也有敬老院,但条件比较差,没法儿跟城里比。所以为了养我和老伴的老,我还得再‘奋斗’几年。”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日益加重。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农村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也达38.3%。

    清华大学一位研究老年社会学的教授表示,面对巨大的老龄化压力,我们需要在家庭养老方面有一种总体政策引导。比如韩国对与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在各种税费上都有优惠。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政策引导。

    这位教授认为,针对我国目前的家庭养老状况,国家从政策层面上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老年人只有在物质上能够获得基本保障,才能真真切切减轻子女的负担;其次是医保问题,因为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家庭中一个非常大的负担。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就让家庭自己调整。事实上,在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中国大部分家庭都在努力为老年成员提供有利身心健康的环境。另外,为了保障家庭养老,社区服务层面上也要有政策鼓励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政策如何助力年轻人解决赡养父母问题?调查显示,66.0%的受访者期待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46.4%的受访者希望严格落实探亲假和带薪休假,41.3%的受访者建议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34.5%的受访者建议简化医疗异地结算手续,31.4%的受访者希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25.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准许老人户口随子女迁移。

分享到:
不要垄断 过半受访者支持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多元化
“常回家看看”入法:66.9%受访者支持 11.7%反对
《乡村大世界》走进蓬莱 邀您体验神“闲”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