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春琳)一篇名为《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的论文发表在7月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份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上升14%,平均预期寿命将缩短3年,且死亡率的上升几乎都是由心肺疾病导致的。按照北方地区总悬浮颗粒物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寿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陈玉宇教授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C.V. Starr讲席教授李宏彬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他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Ebenstein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Greenstone合作,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介绍,这项研究的科学贡献在于:一、准确计算了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检查了极端严重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三、利用淮河南北供暖的不同作为自然实验,解决了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因果判断这一科学难题。
此类研究的一大难题是获得高质量的污染和健康数据,4位学者在收集数据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收集了淮河南北90座城市从1981年到2000年间每日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数据,并通过中国疾病监控系统(DSP)数据计算了1991年到2000年城市级别的各年龄死亡率、预期寿命和死于心肺疾病的状况,此外研究者的数据集还包含了相应城市的纬度位置、气温、城市设施、居民收入、教育水平等变量。
这项研究还证明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带来了巨大的健康成本。根据这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增长很快,但是中国的预期寿命提升缓慢,严重的空气污染是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和实施力度更大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是必要的,在经济的成本收益方面也是值得的。比如,根据这项研究估计的空气污染对寿命的影响,一个简单的示意性计算表明,每年整个社会至少支付GDP的两个百分点的支出,才能使得空气颗粒悬浮物的浓度降低100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