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开始,湖南新田县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民参政”试验:邀请群众列席县委常委会议,或者将常委会开到田间地头,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再作决策。此举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却被不少网民质疑为作秀。(《潇湘晨报》7月10日)
邀请群众参加县委常委会并非新田首创,早在2005年,贵州开阳县就开始尝试了。新田县之可贵在于坚持了4年,县委书记龚新智表示,今后还将坚持做下去,而且要力求系统化、常态化、制度化。果能如此,真不简单。
面对网民的“作秀”质疑,龚书记虽然作出了回应,但仍然无法消解此种质疑。从新闻后面的网民跟帖看,绝大部分都围绕作秀来评述。这样的质疑到底冤不冤?
先声明一句:我支持新田县的新政。但我认为网友的作秀之说也有一定道理。
一是受邀的主体是村干部,难以代表真正的群众。以6月28日召开的“富硒产业规划发展与扶贫会议”为例,被邀请参会的22名群众代表中,18人为当地村支书和村干部,只有4名是种菜人员代表。再如2011年10月17日召开的常委会,列席的11名群众代表中,有6名村支书、1名村会计。报道中写到的知市坪乡定家村党支部书记肖祥发则是常委会的常客。可那些想参加常委会的普通群众呢?比如,曾有一名小摊贩在县行政大厅看到会议公告,两次报名,均被拒。
那么,什么样的“群众”才有资格列席常委会?须经过“遴选”。要体现三个原则,即代表性、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想法能提出问题,并且要考虑切合会议议题,而且要严格按照程序来,即先由县委办拟定参加列席人员名单,再反馈到乡镇统一“摸底”, 乡镇则在“班子会”、“干群会”、“村支部书记扩大会”等会议上“集体、民主、集中”推荐人选,最后上报县委最终决定。经这般“遴选”出来的代表,有多少真正的“群众”呢?
二是常委会的开放程度有限。从新田县4年的试水情况看,无论是邀请村民参加常委会,还是将常委会开到田间地头,议题都是事关“三农”问题,而没有将涉及人事调整、干部任免、反腐倡廉、旧城改造、财权分配等核心问题的常委会开放,也就是说,蒙在常委会上的神秘面纱仍没揭开。
按照前年中纪委、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要公开决策事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及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要党务工作情况,县委管理干部评优表彰情况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等”。显然,新田县的“公民参政”距此还有一定距离。开放事关“三农”问题的常委会不难,难的是开放事关干部任用等关键问题的常委会。
上述两点恰恰是新田县的试水被质疑为作秀的原因,也是新田县正在开展的“公民参政”试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