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中“发声”。他用繁体字在微博中写道:“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唉,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知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不认同黄秋生的说法,“黄秋生的谬论已经被吐槽,再谈是抬举他”。(《东方今报》7月17日)
简体字利于传播,繁体字寓意美观,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黄秋生的言论不过是为这种各执一词的争论添了一把柴。不过,透过黄秋生借字生情的微博言论,其以偏概全的逻辑硬伤显而易见。
一是将繁体字视为正体字“正统论”。所谓“正体字”,应该是指“人类在特定时代及范围内使用的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文字”,而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的汉字沿革,从繁到简才是汉字发展演变的总趋势。即使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汉字也并没有停止“变化”的脚步。以现行繁体字作为汉字“正统”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伪命题。
二是将删繁就简视为文明失传的“死亡论”。华夏文明是一个涵义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概念,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继承发展的动态过程,岂止一个民族文字就能涵盖。将字形简化解读为文明简略甚至引申为传统“死亡”,无疑是无厘头的杞人忧天。更何况,正是1956年的繁体字简化,方便了百姓的识字写字,这不仅无损华夏文明的传承,更对国人文盲群体的缩小功不可没。
至于说到音形义的汉字寓意,简化字丝毫无损于造字的文化创意。诚然,简化的“爱”字的确少了“心”,但保留“友”,何尝不是对“友爱”含义的延续?虽然“亲”字少了“见”,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打电话、发短信又何尝不能表达亲情?还有,“小土为‘尘’”、“人本为‘体’”等的字体简化,也同样具有寓义于形的作用。其实,即便是从咬文嚼字的角度考量,只要契合象形、会意、形声等传统造字方法,就不会迷失以字释义的汉字魅力。
文字的最大功能在于其方便人类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属性,约定俗成才是文字规范的根本原则。纠结于个人偏爱和书写习惯的繁简之争并无多大意义,关注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事实上,人们此次诟病黄秋生的崇繁贬简,关注点也正是字形之外对文明的否定。正是“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的雷语,直击得国人心痛。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秋生的危言耸听倒不失为值得思考的有益提醒。
应该说,包括仁义礼智信在内的民族传统的淡化甚至扭曲,的确是当下社会的堪忧现实。把汉字繁简口水之辩的功夫用在国人道德素质的提升,才不失为对华夏文明的真心传承。如果文明“没死”,我们就让她发扬光大,如果确属濒临“死亡”,我们更应同心协力让她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