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7月1日,一家规模很小的书店在上海陶尔斐斯路(今兴业路)42号开张,其创始人邹韬奋白手起家,命名为生活书店。生活书店为宣传革命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启蒙民众智慧、促进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1948年10月,经营了17年的生活书店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成立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今年6月5日,生活书店重新开张——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将作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管主办的全资子公司,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大众文化读物和实用生活知识类图书为主旨。
在许多老读者的心目中,生活书店是使其走上进步和革命道路的重要力量。
从创办到1948年的17年间,生活书店共出版期刊30多种,图书1200多种,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论著外,也有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包括高尔基的《燎原》、梭罗诃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茅盾的《残冬》、郁达夫的《迟暮》、萧红的《生死场》等。此外,还出版了大量“世界知识丛书”、“时事问题丛刊”等时政读物,和以“青年自学丛书”等为代表的生活教育类图书。
这些出版物在知识界、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作家王蒙就是曾受生活书店影响的青年之一。“在我少年时代,就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追求救国救民的思想、知识、书籍。那时候的北京,进步书籍的来源主要是生活书店等出版的作品。”他说。
恢复后的生活书店是否仍能秉承其原有的精神特质?三联书店总经理兼生活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表示,生活书店就好比珍藏在地下的文物,长期埋在地下,被挖掘出来后,如果保护、利用不好,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他强调,生活书店仍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做出版。“强调放下身段,接近大众,只是跟广大读者走得更近了,但绝不是降低水准。”书店不会以“合作出版”名义放弃质量把关,也不会让经济利益左右对书稿内容质量的评估。
樊希安表示,在图书市场面临种种困难的今天,生活书店会发扬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深入了解、挖掘读者的需求,开发出适合当下读者的图书,并以各种形式、载体将之送到读者手中。
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一间书店的坚持能有多大效果?王蒙这样说:“如今,浏览代替阅读,传播代替服务,碎片代替经典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尤其是进步文化、革命文化面临断裂的危险。”他相信,生活书店的恢复会使经典文化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