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影音书画

别走,黑夜中提灯的小精灵

本报记者 张莹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4日   11 版)

    这是一趟死亡之旅:上万只闪着荧荧绿光的小家伙们被装在玻璃瓶中,搭乘30多个小时的长途车,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国,从广西来到青岛。

    只是,没来得及跟成千上万手持相机、充满期待的市民打个照面;没来得及让生活在城市,从未见过它们的好奇孩童一睹奇妙的荧光;甚至没能完成短暂的生命周期里最重要的繁殖后代的环节,这群“黑暗中提灯的小精灵”3天内就死了一半。

    这些戛然而止的生命,也引发了一连串质疑:为什么萤火虫会如此迅速地死去?难道如今的城市已经不适合它们生存?借助外来的萤火虫点缀本地的生态环境可行吗?

    对此,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梁醒财分析道,萤火虫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生物。这些喜好生活在靠近清洁水源的小动物,从西南地区长途跋涉到北方城市很容易“水土不服。”

    他还记得,自己曾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中缅边境的丛林里,目睹过千百只萤火虫在夜空中翩跹起舞的景象,那些星星点点的荧光,如同千百盏明明灭灭的灯,装饰得整个丛林好像童话中的幻境。

    “都是在距离城市非常遥远的地方。”梁醒财强调。由于人类活动的扩张,依赖湿润土壤生存的蜗牛、蚯蚓变得越来越少,而这些本是萤火虫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洗发水、洗涤剂等随着下水道汇入河流,破坏了水体,这也给近水生活的萤火虫带来了灭顶之灾。

    夜晚绚烂的霓虹,装饰了这个世界的浮华,却黯淡了萤火虫尾部的荧光。“萤火虫交配其实是通过它们尾部的发光传递求偶信息”,城市灯光使它们的信号传递受到影响,繁殖后代变得艰难。

    这些都是萤火虫淡出我们生活的原因。梁醒财介绍,二战期间日本科学家统计过我国东北、内蒙古和北京地区萤火虫的种类有20多种。上世纪80年代,他曾历经大半个月在北京考察,只在郊区发现了一种萤火虫。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种小家伙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尾部发亮上。萤火虫是公认的“环保指示物种”。除了对环境异常敏感,它们吃蜗牛、蛞蝓等蔬菜害虫,是菜农小帮手。

    如今,萤火虫独特的发光机制还研究应用到工业、医学等领域。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生物发光领域的3名科学家,小小的萤火虫蕴含的光明前景,远超你我的想象。

    然而不少人并不知道这些。一位致力于保护萤火虫的学者,曾到乡野奔走劝说当地农民保护萤火虫,开发萤火虫观光产业,但当地的村干部一直默默无语,只在学者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欢迎以后来投资”。而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萤火虫观光已经成为一项颇为成熟的旅游业。日本还将保护萤火虫纳入法律,每年萤火虫观光的收益高达10亿多人民币。

    为避免萤火虫的大面积减少,梁醒财认为除了人为保护,最有效的就是进行人工培育。他和研究团队曾经成功地养殖过几百只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如果有一天野外的萤火虫都灭绝了,至少我们还保留了它的DNA”。

    不知道这些提灯的小精灵,会不会消失于我们的世界。一位成都网友回忆说,年少时,他曾在一个夜晚跟3个小伙伴上山看星星,下山的时候却迷路了。这群孩童没有带食物和水,周围是无尽的夜色,耳边隐约传来连绵的狼嚎,手里紧握着一把毫无用处的小刀,害怕得手心满是汗。这时,眼前掠过几只萤火虫,盘旋于他们头顶,原本被恐惧填满的一颗心,瞬间就温暖起来了。

分享到:
机器人圆中国足球世界杯夺冠梦
别走,黑夜中提灯的小精灵
影响三亿人的一铲子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