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低迷、部分国家政局不稳、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近些年风生水起的汽车出口业务在今年踩下了急刹车。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48.6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0.6%。
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的出口却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1至6月累计出口5043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0%,成为国内海外出口增幅最大的车企。
吉利控股集团负责海外业务的副总裁张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吉利在俄罗斯、埃及和乌拉圭建立了CKD工厂,在乌克兰、斯里兰卡、印尼、埃塞俄比亚拥有SKD工厂,开拓海外市场成本巨大,但吉利已经开始赚钱了。
张林介绍,帝豪EC7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23370辆,在自主品牌单一车型出口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已成为中国品牌征战海外市场的代表车型,从而也带动了吉利汽车其他车型在海外的销售。从今年开始,全球鹰GX7等新车型开始逐渐导入海外市场,这款SUV颇受欢迎,尤其在中东国家用户评价很高,今年已有2000多辆GX7发往沙特、伊朗、科威特。
缘何能在整体出口业务低迷的态势下异军突起,张林总结为两点,一是产品过硬,二是采取了更多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的策略。凡是帝豪EC7导入的市场都很成功,销量能够迅速提升。这印证了一个经验,只要产品品质过硬,造型好,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好,就容易成功,而且,一旦国内市场形成一定规模,成本就能降下来,更利于拓展海外市场。
吉利拓展海外市场的另一个优势是收购沃尔沃的潜在影响力。张林介绍,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很低,他们不知道奇瑞、比亚迪,他们都说是中国车。但是,如果说这是收购沃尔沃的车企,他们都知道,这是吉利呀。消费者和经销商伙伴会认为吉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好感度和信任度。
伴随吉利海外战略的全面推进,已经形成几个相对集中的优势市场。张林介绍,今年上半年,吉利在俄罗斯销售了1.2万辆,在这个单一市场的销售网点达到87家。
7月16日,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应邀访华期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白俄罗斯工业部部长迪米特里·卡特里尼奇签署了“吉利与白俄罗斯合资建设大型汽车组装项协议”,标志着中国与白俄罗斯的首个汽车合资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吉利与白俄罗斯全球第二大矿山机械企业BELAZ公司和白俄国家零部件集团合资公司SOYUZ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的生产,规划产能达到12万辆,吉利现有的全球鹰GX7、海景SC7、SC5和熊猫CROSS等四款热销车型将首批在该公司组装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线,产品市场将辐射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的整个独联体市场。
张林介绍,吉利的海外布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南美、南非、中东等市场,技术门槛与中国市场基本接近,增长率高于发达市场,更有拓展的机会,而且这些市场的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对品牌诉求较低,这都有利于中国汽车的拓展。第二阶段是欧盟,第三阶段是美国,除了产品力的提升外,还要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海外营销能力。
张林认为,吉利进入欧洲,甚至未来进入美国,从技术层面没有障碍,因为除了瑞典,沃尔沃的最大市场就在美国。吉利正在联手沃尔沃规划下一代的产品,他认为,这些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就是吉利开始进入进入欧盟市场的时间。
征战海外市场,中国车企需要得到政府什么样的支持呢?张林希望政府能开放融资平台间提供信息支持。他说,海外建厂投资较大,甚至是国内的几倍,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融资贷款的支持,但银行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很多,实际运作中难度很大。此外,在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过程中发现,瑞典的海外使馆有一个半官方半民营的机构,提供很详细的当地市场的调研、资讯,这对我们年轻的企业走出去很有价值。
张林介绍,他们邀请了大量海外媒体来中国采访。这些海外媒体人多数没有来过中国,到了北京和上海后给他们的冲击很大,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回去后在公共媒体上写了不少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这是吉利海外拓展中的另一个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