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基层若想留住优秀干部 需提高晋升公平性

——访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6日   07 版)

    漫画:朱慧卿

    辛鸣,中央党校教授

    日前,人民网刊出《警惕基层干部群体“被污名化”——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状况的调查分析》一文,指出基层干部群体被误读、被污名化正在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这项调查的对象分别为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和网友。调查数据显示,有54.4%的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上对他们误读、误解甚至丑化的情况“普遍”,相比之下,仅有20.0%的群众认为这种情况“普遍”,而网友认为“普遍”的比率才占15.8%。在对基层干部的打分题中(最低1分,最高5分),只有19.2%的基层干部和13.0%的群众打5分,50.6%的基层干部和23.0%的群众打4分,打1分、2分的基层干部为0,而打1分、2分的网友则超过半数。

    “基层中不乏奉公守法、鞠躬尽瘁的好干部,但是现在基层干部几乎整体被‘污名化’了。”上周,对由人民日报社调研组实施的这项调查发表了长篇评论的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设身处地地体谅基层干部的难处,要敢于为基层干部“确权”、“正名”、“立位”,特别是要打破基层干部升迁的“天花板”,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的空间。

    越往下,干部权力越小、资源越少、工作难度越大

    中国青年报:您说,在与基层干部接触的过程中,会不时听到“没干头”与“没奔头”的牢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辛鸣:我们经常讲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甚至是天大的事”。在政治上,这是一句绝对正确的话,不过具体到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来说,这“天大的事”又确确实实都表现为群众的家长里短,比如种子款、宅基地等各种琐碎事项。基层干部整天以有限的权力和资源应对这样一些层出不穷的事情,干好了理所当然,稍有纰漏则上级批评、群众责难。加之现有干部任用体制客观上存在晋升的“天花板”,一些基层干部有“没干头”、“没奔头”的情绪确实不能一概归之于矫情和不知足。

    但是,我们理解基层干部的现实困境,却不能渲染和纵容这种情绪。什么是“干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为人民群众服务应该就是干部最大的干头,而且这一干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什么是“奔头”?看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下一天天发扬光大,看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中不断改善和提高,这就应该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充实和自豪。因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有我们奉献的身影。

    反过来,当我们片面地把“干头”理解为能为小圈子、小群体获得私利和好处,把“奔头”理解为做更大的官、揽更大的权的时候,这种干头、奔头都已经变味,已经脱离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应该追求的正道。这样的干头总有干到头的时候,这样的奔头甚至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不过,基层干部要真正能为人民群众做事,就需要有权力,需要能去调动完成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但是,我在与基层干部交流时,他们普遍反映自己责任大而权力小,难以顺利开展工作。所以,我们需要给基层干部“确权”,给予基层干部与其责任相称的、调动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权力,让他们的权力和责任对等起来。

    中国青年报:当前基层干部权责不对等吗?

    辛鸣:目前,基层干部的权力被层层上收,乡镇里面能创造经济资源的部门大都被上级垂直管理了,剩下的都是计划生育、维持稳定等“老大难”的问题。于是越往下,干部权力越小、资源越少、工作难度越大。

    比如一个乡镇党委书记,他的责任是统筹全乡镇的发展工作。而当他需要对当地资源进行整合时,他发现国土管不动,水利也管不动,财政、派出所、供电、工商等等就更不用说了。他怎么调动这些部门的积极性?怎么让这些部门的行动跟县里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跟上级协调。如此一来,工作成本就会变大,而且最终也不一定能借到上级的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处境下的基层干部就会缺少带领本地区人民群众谋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权,难以干出成绩,也难以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中国青年报:权力下放到基层会不会又产生其他弊端?

    辛鸣:我们现在搞权力上收,是因为此前权力过于分散。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过于强调本地利益和短期利益,而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长久利益。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觉悟不高,以权谋私。不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害怕基层干部乱做事就干脆把权力上收,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怎么有效落实呢?

    任何政策都是有针对性的,能阶段性地解决当前的问题。现在权力上收做得比较充分,有些地方基层干部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应该适当下放一些权力,让基层干部能够创造性地去工作,达到上级决策的意图。当然,这些权力必须要被装在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其依法运行,确保其用于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不论青红皂白就把矛头对准基层干部,会让干群关系更紧张

    中国青年报:现在一提到基层干部,老百姓容易先给出负面评价。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为什么基层干部会被“污名化”,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辛鸣:一方面,确实有相当一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或言行不当,影响了这个群体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有时候上级决策本身可能不够科学、规范和公平,容易引起群众不理解和反感。但是基层干部作为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人,作为上级决策的最终执行者,更可能成为群众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遭到群众误解。

    比如某个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上级干部,偶尔来到人民群众中间,承诺说要给农民发补贴。但领导给的只是政策,钱还需要基层政府去找,就算上级部门真的拨钱了,层层吃拿卡要到了乡镇一级可能十剩五六甚至二三,乡镇财政可能根本凑不足这笔钱。乡镇干部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或者干脆不发。那老百姓可能就会说,上级领导多好,说给我们发补贴,结果全让乡镇干部贪污了。

    还有一个原因也值得重视。党委政府的工作不可能完全没缺点。现在有些同志心中有个小九九,以为让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上身总比针对上级组织和中高级干部要好,结果不仅没有及时去做疏导解释工作,有时反而听之任之甚至火上浇油。其实,基层干部的“污名化”伴随而来的就是整个干部队伍的“污名化”。同时,不论青红皂白让人民群众把矛头对准基层干部,会让干群关系更紧张。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基层干部中屡屡出现言行失范的现象?

    辛鸣:从总体上讲,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而这些矛盾与问题往往在第一线爆发,改革发展中的很多硬骨头和地雷区,往往是基层干部先碰到、先要面对。矛盾复杂,问题令人挠头,本就不易应对,就算是高素质的中高级干部也难免马失前蹄,何况基层干部。

    而且,目前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他们大多为落实上级决策疲于奔命,还要为各种陪同活动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充电”,接受必要的培训。遇到突发事件,一些基层干部可能就会“口无遮拦”地说出很荒唐的话,进一步引发群众不满。而在网络信息传播便捷的背景下,这种负面信息很容易被迅速“放大”。

    中国青年报:在这种情况下,要为基层干部“正名”不容易吧?

    辛鸣:目前社会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确实存在,在乡镇一级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对基层干部中的不良现象要坚决进行批判,对于害群之马要严肃处理,让人民群众对干部队伍更加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宣传基层干部中的优秀榜样,让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这两项工作缺一不可。目前基层干部正面宣传这一块或是做得不够,或是宣传方式过于刻板和空洞,没有起到真正效果,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此外,上级干部也要反思自身做法的正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避免让基层干部替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背黑锅。

    组织上应该考虑适当压缩基层干部晋升过程的隐形台阶

    中国青年报:目前基层优秀干部流失比较普遍,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辛鸣:按道理来讲,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所有工作岗位都一样。但是事实上,基层干部岗位确实比较苦一点,而部委机关岗位、省直岗位和市直岗位相对要好一些。

    需要引起我们警觉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状态不佳、工作环境恶化,会直接导致优秀的高素质干部难以留在基层。有的地方即使把基层干部培养起来了,也难免培养一个跑一个,剩下的还是低素质的。这样就形成一种逆淘汰,即基层优秀干部越来越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越发难以提高。

    中国青年报:当下为什么基层干部升迁困难?

    辛鸣:一个本科学历的部委机关干部,从科员升到处长有四个台阶也就够了,但是在基层,除了行政层级的台阶,还有若干平行的台阶。比如县委书记是正处级,一个乡镇干部如果想当上县委书记,可能要先当某某干事、副乡长,再当上党委委员。在党委委员里,他可能还得先当宣传委员,接着被提拔为组织委员,然后才能干纪检书记,之后才有可能干副书记、书记。到了县里,可能还要经历局长之间的轮岗,后面还有副县长、县委常委、副书记、县长等等这些台阶。

    这样,每个台阶走两三年,还没走完就要退休了,怎么可能到更高的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呢?结果很多高层岗位都是“空降兵”,到基层镀个金然后又走了。这种“空降”干部虽然有基层工作的经历,但是不见得有基层工作的实际能力。他们与基层的实践本来就有隔膜,迅速升到更高岗位后,只会离基层越来越远,对基层越来越不了解,也可能越来越没有感情。

    中国青年报:怎么才能把优秀干部留在基层?

    辛鸣:这需要解决干部晋升的公平性,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和待遇。要让真正愿意给群众做事的高素质的干部感觉到,在基层工作跟在市直机关、省直机关工作一样有尊严、有地位。所以我提到要为基层干部确权、正名、立位。其中“立位”不是指要给基层干部特权,而是要给他们应有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尊重。在干部体系中,这主要通过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干部职位晋升来体现。

    在公平正义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压缩基层干部成长和晋升过程的隐形台阶,拓宽基层干部发展的空间与领域,在有“空降兵”的同时也多一些 “上调生”。我希望一些基层干部干到一定程度也有机会到高层机关去,这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也有利于改变机关的工作作风。

    中国青年报:依您看,应该由谁来为基层干部确权、正名、立位?

    辛鸣:我的观点被转载到网络后,有网友质疑,权力、名誉、地位是党委政府给的呢,还是人民群众给的,还是自己挣的?在我看来,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我们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多想“干事”不去想“做官”,但组织部门不能不去考虑基层干部“做官”的问题。毕竟有舞台、有空间才可能为群众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党委政府和中高级干部对基层干部不能官僚主义,要设身处地体谅基层干部的难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基层干部成长的瓶颈问题。

    公众也应该意识到,好的基层干部跑前跑后,为地方招商引资,带领大家勤劳致富,很不容易。他们需要,也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政治运行体制与机制还不够规范的背景下,基层干部想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有时也确实困难。在看待和评价基层干部时,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应该客观公正。

    当然,对于基层干部来说,群众的尊重和拥护、自身的名誉和地位都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基层干部的职位虽然低,但涉及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涉及人民群众意愿,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关节点。当我们的基层干部都能这样去想、去做,事情本身就有了干头,也给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分享到:
万人民调:77.0%受访者要求立法规范城管执法行为
基层若想留住优秀干部 需提高晋升公平性
政府部门工作时间没下限 上班族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