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当初被中国篮协所谓的“真诚”打动,一腔热血来到中国的希腊人扬纳基斯,不知道在看着记分牌上96∶78如此刺眼的比分时,是否会心生悔意。
仅仅4万欧元的月薪,决定了他和卡马乔不同,他不是为钱而来,但带队遭遇中国男篮亚锦赛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惨败,或许他的结局与卡马乔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如果说郎平带领一群“90后”在澳门大奖赛上的旗开得胜,算是吹响了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号角,那么,扬纳基斯和他手下这支以老带新的中国男篮,则是彻底打破了中国篮球关于侥幸的所有幻想。
什么奥运会参赛经验,什么内线身高优势,在中华台北队近乎疯狂的取胜欲望面前,被击打得如粉末一般烟消云散,甚至连点儿最后的胜负悬念都没有留下。
上半时一度处于劣势的中华台北队,无疑是令人尊重的对手。尽管归化球员昆西·戴维斯的加盟,使中华台北队实力大增,但这些同为黑头发、黄皮肤的球员,关键时刻的果敢、自信,成就了逆境中的集体迸发,也写就了亚锦赛历史上又一幕经典逆袭。
而中国男篮则绝好地扮演着“被逆袭”的角色——突然失控,突然不知所措,突然拱手让出优势,突然不会打球。他们就像那些被其貌不扬的姑娘突然甩掉的“高富帅”,一脸茫然,一脸无解。
感情的问题或许无解,但中国男篮的祸根其实早已种下。一个半吊子的职业联赛,一群不重视梯队建设的俱乐部,弥漫着烧钱的气息和功利的味道,联赛的关键先生永远是外援,又怎么可能在国家队的生死战中杀出力挽狂澜之人呢?!
更要命的是,中国篮协的投机心理和官僚作风与中国足协如出一辙。长期无视对手的进步,始终迷信老将会“不老”,一次次错失启用新人、卧薪尝胆的机会,一次次寄望于“换帅如换刀”,直至最终被一湾之隔的同胞打出亚锦赛四强。
不必拿扬纳基斯说事儿,一个初来乍到的洋教练负担不起中国男篮多年积攒下来的欠债,篮协所谓训练强度大导致队员疲惫的说辞,比足协谢亚龙当年著名的“叉腰肌”言论还要可笑。一个教练连带什么队员参加比赛的权力都没有,那他其实连当“替罪羊”的资格都不具备。
扬纳基斯的排兵布阵或许并非无可指责,但面对一群毫无取胜欲望的队员以及一帮从无规划可言的协会官员,这样的失利早已超越技战术层面,不过是对“水到渠成”的另类诠释。
当那几位著名国手在四年前天津亚锦赛决赛中输给伊朗后仍笑得那么鲜活时,当中国篮协四年如一日碌碌无为时,这支中国男篮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像无赖一样地活着,还不如痛快地死去,那至少还有涅槃的希望。而这次如果篮协仍拿教练“挡拆”,中国男篮的未来只会和男足一样“长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