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邱晨辉)已经过了立秋,但全国仍有多地处在“烧烤模式”下,这次高温究竟会持续多久?在近日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姜彤给出一个初步的说法:“基本结论是高温在8月15日、16日左右结束,但干旱可能会持续得时间更长,因为届时的气温依然还会变化。”
7月以来,江南大部地区持续高温,而在6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四川遂宁,同一时期,干旱黄色、台风蓝色和暴雨蓝色等预警也被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极端天气近期轮番上阵引起舆论的警惕。当天,包括姜彤在内的多位科学家提醒:快速城镇化对气象灾害有扩大作用,中小城镇成为防范气象致灾的薄弱地区,中小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必须考虑到气象灾害的防御。
“我们为什么关注城市的气象灾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说,中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到去年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如果包括气象变化在内的城市灾害处置不当会引发社会危机,甚至会影响到公共安全。
端义宏参与的一份题为《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亟待关注》的报告指出,城镇化改变了地面的自然状态,产生的局地大气环流对自净能力不利,加大了极端气象条件产生;同时,城镇化改变了中小城镇局地气象条件,导致城镇强降水等致灾现象愈发严重;城镇化使工业和机动车排放气溶胶增加,在特定的风场和大气层下产生雾霾等灾害;城镇高层建筑易导致狭管效应使局部风速增大,风灾易发等。
当然,气象灾害本身不是中国独有,全球和中国都一样。但是,姜彤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科学家总结出中国气象灾害呈现的新特征:一是频繁发生;二是区域干旱在加剧。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气象灾害在很大程度上有“人祸”因素。专家认为,类似的各种预警防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中小城镇成为气象灾害重灾区。
姜彤以前不久刚刚发布的一组数据为例说:目前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别是非农业人口150万人以上的34座特大城市中,仅有7座(占总数21%)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建议,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在进行城镇规划过程中,需充分参考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评估意见,应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避免在不宜城镇化的区域进行城镇建设,并根据气象评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防范气象灾害能力的考核和检修。总之,要避免城镇化建设“一哄而上,快而不细”的现象,才能为中小城镇建设把好“气象灾害防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