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袁岳有20多年了。我以为,在他日后变得闪亮的脑壳里,智慧一直在可持续发展着。只是,最近看到他一篇博客,才打破了我对他的崇拜,其实早有格言曰:孔融让梨,袁岳找钱,那是发懵。
袁岳说,他有过三次争取财政补贴的经验,最近一次是申请与服务业发展相关的财政补贴,官员说:只有在我们指定的那几栋楼里面的企业才能得到资助。做了20多年的调查咨询,此时袁岳方才大悟:财政补贴是某个圈子里的信息,旁人莫入。要么不知道自家的斤两是否够格上财政补贴的案板,要么得到信息晚了连填申请表都来不及,而申请补贴的中介机构则相当专业大捞其钱,最后拿到补贴的主儿多是神秘无名氏……
亏得还算是咨询业名人,连这点路数都不懂:袁岳虽贵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老板,但你是民企,不在“那几栋楼”里,旁人莫入。我虽不做企业,但总在看猪跑,前日文字我提到,北京君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是民企,想取得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于是在保监会大楼里上下转了几遭,官员们倒是和蔼客气,但事情就是无进展。辗转反复才得知,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是门槛之一,这是圈子里的信息。洗洗睡吧。
睡过之后,袁岳恢复智慧,大发感慨:财政补贴获得机制导致中间成本大大增加,利用效率却很低,在财政补贴利益集团中存在着分利机制,最终获得财政补贴者有可能与政策规定的标准与对象,只是象征或点缀,财政补贴作为一种再分配形式,远不如轻税机制——高效且不易产生腐败。
英雄所见略同。国务院决定从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两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对此,《新世纪》总编辑胡舒立表扬说是“放水养鱼的务实之举”。但胡舒立同时表示:小微企业免税,一年减税最多400多亿元,从8月始则年内仅减130亿元左右;加上今年营改增试点进一步推开,预计可减税1200亿元,在总规模达12万亿元年度财政收入中占比仅1.1%,为稳增长保就业,政府减税的力度还应加大。
确实,这免税力度还应加大。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是个什么摸样?可能连一个人都雇不起,叫小微企业,不过个体户是也,找都不好找。
对于一个小微企业来说,免税意味着什么?另有计算为: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税为5%,增值税为3%,但营业税和增值税不能并用,以一个月销售额两万元计,一个月最多可以多减税1000元(2万元×5%)。如果以利润率20%来计算,两万元销售额的利润为4000元。这样,这个小微企业一个月的利润从4000元增加到5000元。如果这是你,你会因为增加了这1000元的利润而加大投资、增添人手吗?
但话不能只说一面。如今经济下行,政府手头也紧,财政收入增长低于预算目标,如此却嚷嚷减税,这不是难为领导吗?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这么大的国家,犄角旮旯总是有些钱财窝着的。北大教授宋国青披露,今年控制三公消费,吓得很多地方其他项目的政府消费也不敢花了,至少在前5个月,财政拨款一点也没少,拨了放在那不敢花,这一块的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银行储蓄数字也佐证了宋国青的说法:5月份机关团体存款同比增长20.3%,增速明显高于货币供应量增速。
这样就有一个可能不合逻辑的说法了:政府可能不需要那么多拨款,有了这些闲钱,微小企业似乎可以获得更多的减税。之所以说可能不合逻辑,是因为,政府闲下来的那点经费,能覆盖几百万小微企业的减税吗?不能,我闭眼想也是不能。然而,睁眼看到的往往也是靠不住的。比如,职务消费能花多少钱?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元以上,经济发达地市要100万元以上。
100万覆盖不了小微企业的减税,但拿出50万给袁岳,他的脑壳必定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