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影音书画

没有空调的夏天

本报记者 宣金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8月28日   11 版)

    刚出三伏天,又来“秋老虎”,正在享受空调带来的丝丝清凉的你我,可曾想过,如果全世界的空调停止了运转,这个夏天又该怎么过?

    在《纽约客》作者亚瑟·米勒的笔下,没有空调的夏天,确实很难捱。他在文章《空调发明前》中回忆,在童年、也就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夏天,纽约人为了避暑降温,争前恐后地逃离蒸笼一样的屋子。

    “当时还有高架列车……它们沿着第二、三、六和九大道行驶,许多列车都是木头做的,窗户敞开着……许多人在公寓里热疯了,因此花5美分买张车票,然后毫无目的地跟着列车在城里兜圈,纯粹为了吹吹风。”米勒说。

    那个时候,空调刚发明也就20余年。被称为“空调之父”的威利斯·卡里尔博士,于1902年为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一套空调系统,解决了因夏季湿度太高而导致纸张变形无法印刷的难题。这套名为“空气处理装置”的设备,起初只是为印刷机、纺织机等机器带去凉意。

    人们只好到公园等空旷的地方,寻找夏日为数不多的凉爽。在1935年《纽约客》的一篇文章《夏夜》里,莫里斯·马凯就为什么公园让人感觉凉爽给出解释:“公园四周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似乎增添了夏夜的凉爽。”

    当大洋彼岸的华盛顿气温一路攀升至43.3摄氏度时,1934年的上海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0.2摄氏度。在当时的“东方夜巴黎”,空调远没有普及,只有少数公共建筑和富贵人家率先用上了冷气机。

    即便如此,也难逃暑热带来的疾病。这一年的8月6日,在沪逗留多日的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忽然“染患暑症……在寓所静养,未能至中央银行办公”。

    《良友》画报在一篇《穷人的消暑方式》里,通篇讲穷人消暑难,最后灵机一动,“最好于僻静处谈鬼,因为谈鬼可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既不费钱,也不费事”。

    相比之下,倒是老祖宗们会享受。据历史学者倪方六研究,古代人夏天没有空调,但是想方设法弄出很多“空调房”,比如先秦的“窟室”、汉代的“清凉殿”、宋代的“空气净化”,到了明清有“空调间”。

    “中国古人中,最会过夏天的应该是宋代人,”倪方六说,“每年夏天,街头大排档特多,果汁大流行。”

    随着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空调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大。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有记录的1880年以来,10个最热的年份都发生在过去的15年。据世界银行6月19日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二三十年全球气温将有可能升高2摄氏度。

    空调的普及,主要是通过电影院。上世纪20年代的电影院利用空调技术,承诺能为观众提供凉爽的空气,使空调变得和电影本身一样吸引人,而夏季也取代了冬季成为看电影的高峰季节。随后出现了大量全年开放的室内娱乐场所,如赌场、室内运动场和商场,这些都得归功于空调的出现。

    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日本空调普及率已达到87.1%。而同期中国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也达69.81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有4.70台。

    不过,硬币总有另一面。有医生分析,在如今空调普及的年代,人们的耐热能力远不如以前了。实验证实,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体内热应激蛋白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热应激蛋白的合成增加,使人体的热耐受能力增强。以后再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细胞受损程度就会明显减轻。而常待在低温空调房中结果相反,人们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调节功能下降了。

    空调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一位美国作家感叹说:“纽约人花3个世纪学会的避暑方式,瞬间变得多余甚至危险。……冷食也失去了魅力,只要空调一吹,客户就改吃牛排了。”

    没有空调的夏天,真是成了奢侈品。小时候的很多景象,现在很难看到了:老人们聚在大树下乘凉,慢慢摇着蒲扇;到了七夕节,少有人窝在空调房里来一顿烛光晚餐,倒是很多孩子藏到葡萄架下试图偷听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傍晚,不少大人带着小孩去树下捡知了,好奇的娃娃还会一直盯着看知了的蜕变。

    正如一位专栏作家所说,“空调让原本冲出去乘凉的人们,反而跑进来避暑,两相比较之下,显然前者更有趣——它让人们走近世界”。 

本报记者 宣金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8月28日 11 版

政治家都该读科幻小说
没有空调的夏天
漏洞一响,黄金万两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