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寄语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才刚刚上大三,长春工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的杨东红手里就握了几个大奖:2011年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省二等奖、201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些奖项让很多研究生都羡慕不已。
很多女孩不喜欢理科,尤其是复杂枯燥的数学,杨东红却偏偏喜欢数学。“我爸是数学老师,他培养了我的兴趣。”父亲的辅导让数学在杨东红这里并不显得那么枯燥,学数学反而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高考填报志愿,杨东红自然地选择了喜欢的数学专业。但进了大学校门,她发现“大学里的数学思路跟高中完全不一样,很别扭,觉得不太能接受”,那个时候她甚至想过转专业。
但杨东红是个认真的女孩,她总觉得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已经学了一段时间,就不想轻易放弃,“就像强迫症似的”。
“以前老师常说在大学里学习只要拿出高考时三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了”,但杨东红觉得自己有时比高中时还忙。为了学好专业课程,老师讲完课之后,她就一头扎进图书馆,晚上还要看书做作业,有时寝室里熄灯了,她就开着台灯夜战。
大一下学期,杨东红开始尝试做研究,她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冠心病智能诊断研究》成功立项,她和项目小组正式进驻实验室。虽然有想法,但真到了实验室,问题还是千头万绪。“一开始根本就摸不着头脑,就跟着高年级的学长学,不会了就问。”
她记得实验过程中有一个算法怎么也做不出来,她就一天试一个点,一个方法不行,第二天再继续试。“苦恼、纠结”,这种日子持续了1个月。
她的付出有了回报,这个创新型的研究在201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拿到了特等奖,更让她觉得有成就感的是这项研究的现实潜力,“如果能临床应用,患者不用做有危险性的动脉造影,只需要提供血压、心率等常规数据,通过我们这种算法,就能诊断冠心病。”
过去的3年,杨东红从来没有闲着过,“每天都去实验室”。除了自己的课题,学长们的项目她也乐于参与,每一次她都当做自己的提升。现在,她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挑战杯”大赛努力着,周末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实验室,不敢有任何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