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最大邮筒”真的属于过市民吗

黄昉苨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18日   09 版)

    广州老城区里,珠江北岸的码头上,立着一个“中国最大邮筒”。它如果有意识的话,最近也许得大大地为“自己是啥”这个问题犯愁。

    就在半年之前,它还毫无疑问地是当地标志性的“大邮筒”。它身高15米,顶部凸出的筒帽与光滑饱满的筒身上刷满了绿漆,正中显眼处是醒目的黄色“中国邮政”字样。这个邮筒的投递地址名为“广州北岸码头邮箱”,除此之外,它还拥有自己的专属邮编:510888。

    3年前,在广州市邮政局参与主办的大邮筒揭幕活动上,人们被告知:广大市民可以把信件投进这个邮筒,寄给“30年后的自己”、“30年后我的小孩”以及“你想寄的人”,30年后,邮局将把信发出。

    一切看起来都似模似样,可惜,这邮箱可以接纳成千上万广州市民对未来的期待,却从不真正属于市民。哪怕你曾满怀希望把信件投入,习惯了每天在江边散步时见到它,对这里有着无数的美好回忆,也没法阻挡有关部门突如其来的一个“拆”字。今年4月,媒体报道,为建金融城,大邮筒即将被拆除。

    哎,说好的30年之约呢?

    神奇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不碰上这样的事儿,还真不知道民众在某些部门的概念里有多么轻飘飘。不死心的广州记者去采访当地邮政局的负责人,写出来的报道活像是被吓着了:“中国最大邮筒竟然只是艺术品!”邮局负责人对记者说,这里的产权和经营权一直不是邮政部门的,邮筒也不作为邮政通信设施来使用。它现在就是一件艺术品。

    有人去参观了一下这座“艺术品”,发现邮筒早已被撬。地上散落的信件,有些写于2011年,有些今年3月刚刚投进去。

    好些市民惆怅了:当初特地去大邮筒投了一封给未来的信,现在它就这么说拆就要拆了?那些信怎么办?

    不知有多少人曾真诚地盼望过传说中的“30年以后”,可是在“金融城”这样的大计划面前,市民对城市的记忆、情感、期许,好像都是无足轻重的小细节了。说真的,像“大邮筒”这样说没就没的命运,如今也并不罕见。得知邮筒要被拆除的消息后,有网友见怪不怪地在网上评论说:“即使邮筒不拆,你家的房子能挺30年不被拆吗?”

    还有网友不死心地念叨着英国小镇剑桥:“15世纪的图书馆还有学生看书,17世纪的墙根停靠着自行车,18世纪的餐厅还供应着面包,连宿舍窗前的树都没挪动过。”

    这也就是国情的特殊了。外国的小镇像琥珀,家家户户守着自己的院子,几百年了还是原样;咱的土地像白纸,有关部门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万一一笔画得不大顺眼,扯过一块橡皮擦掉就是了。任这大邮筒承载了多少市民的感情,它充其量算是一个不小心画岔了的笔触。

    可我就想不明白一点:政府投这么多钱,搞各种园区发展经济,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好?既然这样,家门口的地方被有关部门这么变来变去,为啥不让本地的街坊多参与一点意见,而要这样“说风就是雨”呢?对市民来说,一座充满回忆与情感的老城,比起一片满是高楼大厦的新区,也许更珍贵呢?

    毕竟,真正住在这里的人是他们,往大邮筒中投入对未来期望的,也是他们。广州政府想要改善的,难道不还是他们的生活?

    可惜,有关部门并不需要直接对市民负责,谁又有耐性等着城市复古得像剑桥。于是,不光一栋令人怀念的建筑可以像铅笔画那样随意擦去,与此有关的话也大可以说出口了再咽回去。

    所以关于大邮筒的奇妙故事还没完。据邮局称,大邮筒只在2010年11月10日揭幕当天启用过一次,之后就贴了封条。可是,如果翻翻旧闻,就在去年夏天,还有一批明信片,通过这个邮筒“寄到伦敦中国奥运健儿手中”。据活动现场的媒体记录,广州市邮政局副局长当时亲手为其中一张大明信片盖了邮戳,然后看着赞助商代表把它投进了邮筒。

    咦,为什么那时候,它又变成一个能使用的邮筒了呢?

    你猜呀?

    至于对平民百姓而言,这个绿油油的大家伙有没有实际功能?说说就有了,变变就没了,都不是大事。大家顶多是站在一边看看:一项决策,如果缺少公众参与、缺少透明公开的程序,最终能变得多轻率古怪、多不近人情。

    好消息是,也许市民的呼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9月16日,当地的新闻报道称,大邮筒确定不会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大家伙又有了新身份:即将跨入3岁门槛的它,将作为园区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三年历史的邮筒怎么就成了“文化遗产”?好像也没有报道能把这事儿说清,当地一家媒体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大邮筒”被当“文化遗产”来保护,你怎么看?》,一半以上的人都选了“赞成,政府听取民意的态度不错”。

    可我还是觉得有点儿可惜,它终究不是最初对民众承诺过的那个寄给未来的邮筒;而它的拆除风波,来得匆忙,去得迅速,不变的是,市民永远都是最后被通知到的人。

分享到:
“最大邮筒”真的属于过市民吗
被一颗樱桃核压垮的家庭
先走最窄人行道 再过高考独木桥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