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风尚

用镜头放大70后记忆

实习生 李泓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08日   09 版)

    第一次上微机课时用电脑的好奇和欣喜;军训休息间歇的嬉笑打闹;课堂里前排同学在认真听讲,后排的却已酣睡;寝室里大家搓着麻将,这一幅幅画面,都被摄影家记录下来。近日,赵钢在微博公布了自己摄影生涯的第一部作品《我的大学》,这些照片拍摄于1992年~1996年之间,记录着一群70后大学生的真实生活。

    赵钢用镜头进行的忠实记录,勾起了许许多多70后对旧时生活的回忆,使他们仿佛寻回了青春的味道。不到两周,赵钢的微博被转发超过数万次,收到的评论达上千条,“每一张现在看来都有单独的故事性,充满了特定的时代感。把他们放到一起,按照从开学到离别的顺序,让观众情绪不断堆积,最后看着分别泪奔的人群,无限感染照片里的情绪。”一位网友在看过《我的大学》之后这样感慨道。

    像赵钢的摄影作品被保存下来一样,34岁的易云家里也留着大学时代的照片。每当翻看照片时,对于大学时代的回忆就会如同影片般在易云的脑海闪过。那个年代,易云的宿舍里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他也没有手机,正因为如此,大家有着更多的共同记忆。

    对篮球的痴迷是易云觉得大学生活中最值得回味的事。除了一闲下来就到篮球场和伙伴们打篮球外,看NBA也基本上是所有男生的喜爱,看球的场所通常是学校的食堂:“食堂看NBA的景象可壮观了,沿着电视屏幕180°扇形分布,大家或蹲、或坐、或站,和拍大合影差不多。”

    而在曾就读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军珺的记忆中,彼时的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激动而做出一些令旁人难以理解的举动。“男生们特别喜欢足球,有一次好像是中国队赢了科威特队,学校里的男生们就很兴奋,甚至有人把被子拿出来烧了。”

    “疯狂本来就该是大学生的节奏。”曾就读于南开大学信息学专业的蓝煙这样说。作为一个摇滚迷,“黑豹、唐朝、指南针、太极等乐队在当时十分流行,很多男孩都喜欢学吉他,留长发,穿军勾。我也曾疯狂地迷恋这些,扎着一个大马尾。”蓝煙后来发现自己对摇滚是有狂热没天赋,所以就放弃了,“那个时候玩儿摇滚很多时候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个愤青”。

    大家的集体记忆还包括颇有时代感的“舞会”。钱景金融折扣网的创始人赵荣春对它记忆深刻:“校园里面周一到周五,总有人扛个大录音机,在教室里面播放歌手童安格、齐秦、崔健、姜育恒的歌儿。在歌声中,我们不自觉得就会迈起舞步。”赵荣春觉得,舞会几乎是他每周的必修课,而这些流行歌曲,则伴他走过了许多春秋。

    刘军珺同样有着关于舞会的经历,他们的舞会一般是周六晚上在食堂举办,来的人很多。真正令她难忘的是大一时的青年圆舞曲集体舞。“学校要求每个系里出一个节目,但那时候学生都还很羞涩,所以节目基本上都止于牵手。我们系,比较大胆,有一个搂腰的动作,结果轰动了全校。”

    那还是一个用笔写字的时代。蓝煙回忆,当时书信传递仍是他们大学时代同人联系的必要手段。“碰到不喜欢听的课,我就坐在后排,一个人静静地给家人、朋友写信。基本每周都会给要好的同学写信,汇报学校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动态,展望一下未来。对了,那个时候还有笔友,我的笔友是广西的,我俩常常相互寄信。”

    “除了定期给家人朋友写信,我每天都会记日记,把一天发生的点滴小事儿记录在日记中,梳理自己的情感和心路历程。”刘军珺至今仍保留着大学4年记录的日记和收到的贺卡。“如今的大学生给远方的朋友传递祝福应该不会用贺卡了,一通电话,一条短信就能搞定。”  

    此外,这些70后也觉得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和他们不尽相同。“我是从西北地区考进南开的,底子比较差,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完全跟不上,每天泡在图书馆和教室自习。现在住在华东师范大学附近,偶尔也会去蹭课听,找找大学时候的感觉,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真正听课的还真不多。”尽管学习生活条件艰苦,但蓝煙觉得自己极其刻苦努力。

    赵荣春回忆,他大学期间,虽然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打篮球、办舞会甚至出去玩儿,但学习仍然占据着生活最重要的比重。“我大学是学金融的,这么多年我工作中要用到的专业基础,都源自于我大学时期学到的知识。”

    刘军珺也觉得在她大学时期,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远远不同于许多今天的大学生。“那时基本上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学习都特别的刻苦。”而如今的大学,很多学生沉浸于网络和游戏之中,刘军珺觉得大学好像都变成娱乐园。

    无论是疯狂,亦或是温情,大学生活都已离这些70后远去。所幸,照片做了时代的记录者。在赵荣春看来,它们“常常像是一根导火索,引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两个年轻人如何撕开古籍阅读的口子
“敦煌是文化,不是钱”
黄金周国博三展连台
设计,让信息可视化
设计为民生
用镜头放大70后记忆
校园里的“百团大战”
原创视频作者也有“票房分成”了
麻辣一周